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青铜器
注 有些生僻字通过图片链接可能不显示 请去故宫博物院网站查看原文文字图片来源: 故宫博物院网 http://www.dpm.org.cn/
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留存至今的青铜器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品达一万余件,其中部分是清宫旧藏的传世品,另一部分是近年考古发现、私人捐赠和故宫收购的。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时代序列完整,器类齐全,此为故宫藏青铜器之一大特色。其藏品时代可分为商代前、后期,西周早、中、晚期,春秋前期、后期,战国前、后期,秦、两汉等。这些藏品多数为传世品,其中许多是稀世之珍。
故宫现藏先秦有铭文的青铜器达一千六百余件,数量列国内各博物馆之首。有重要铭文的器物如:其三卣,其铭文记述了帝辛时期有关赏赐、祭祀等内容,此三卣是商代铭文最长的器物。西周中期的《师旂鼎》铭文记录了当时军法处置的情况。春秋后期的《能原鎛》是一组越国编鎛中残存的传世品,鎛上的铭文释读是多年来困扰古文字学界的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
青铜器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和科技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本帖最后由 舍得 于 2008-8-31 23:11 编辑 ] 商代前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808.JPG
兽面纹鼎
通高21cm,宽18.3cm,重1.04kg
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双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
鼎是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器物,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是青铜器中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807.JPG
兽面纹觚
通高15.1cm,宽10.7cm,重0.37kg
觚体圆,喇叭形状,侈口,束腰,圈足。腰饰兽面纹,无地纹,上饰弦纹二道,下饰弦纹三道。
兽面纹觚形体较小,纹饰简单,颈部较短,口沿向外伸张不大,这些都是商代前期青铜觚的特点。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1.JPG
弦纹盉
通高21.2cm,宽14.7cm,重1.36kg
盉上部为半圆形,顶部有一倾斜的管状流,流的根部有一桃形口,口上有唇边,腹部整体作三个袋状尖足,有一素鋬,颈部有一窄沿,下饰弦纹三道。
此弦纹盉形状较原始,其设计、铸造水平均不高,具有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0.JPG
兽面纹方壶
通高28.1cm,宽13.8cm,口径10.4×7.3cm,重1.38kg
壶体扁方,直颈,直口,颈两侧各有一环耳,长方圈足,足上有四个方穿孔。颈部饰弦纹二道,肩、足各饰目雷纹一圈,腹饰兽面纹,上方饰目雷纹一圈。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806.JPG
网纹斝
通高25.8cm,宽17.1cm,重0.93kg
斝圆体,侈口,口上有二小柱,口内侧有一圈唇边,束腰,此腹上有一素鋬,腹下有三锥足,足中空。腹饰网纹,网纹中饰乳钉纹。
此网纹斝形制较为原始,纹饰、铸造工艺均很粗糙,器壁很薄,具有商代前期的风格。
此网纹斝收购于1957年。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40.JPG
兽面纹斝
此斝颈口侈大,口沿处有两根立柱,立柱顶端饰火纹,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弧形单柄,平底,三角形锥状三足。
此件器物具有商早期的明显特征:立柱为不甚发达的菌形立柱,而商代中晚期的斝,其立柱则日见发达和突出。立柱顶端所饰火纹(旧称涡纹)是太阳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中间略突起,周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早期的火纹主要出现在铜斝上,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斝已饰有火纹,到了商代早期,火纹普遍出现在斝的立柱和腹部,而商代晚期,火纹逐渐从斝转移至鼎、簋之类器物上。
斝是体形容量最大的饮酒器,《周礼·考工记·梓人》贾公颜疏引《韩诗说》云:“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斝在等级上则比较低,《礼记·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斝)。”现在通称为斝的青铜器,名称是宋人所定,始见于《博古图录》。
关于斝的用途,有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用具,但在礼制方面,据《礼记》、《左传》等书所载,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69.JPG
兽面纹爵
通高16.1cm,宽14.8cm,重0.24kg。1956年收购,是故宫博物院现藏青铜器中时代最早的器物之一。
爵椭圆体,口内侧有一圈唇边,长流,短尾,流口上有二小柱,束腰,腰下有一圈凸起的宽带,平底,底下有三锥足。腹饰兽面纹,无地纹。
商代前期的爵型制淳朴,纹饰简单,铸造粗糙,是青铜器初级阶段。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323.JPG
兽面纹尊
尊圆体,口沿外折,宽肩,鼓腹,高圈足,颈、足均饰弦纹,肩饰目纹及连珠纹,腹饰兽面纹,周围衬以连珠纹,足上正背两面各有一个十字孔。
此兽面纹尊的造型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点。尊、罍同为盛酒器,均束颈、大腹、高圈足,所不同的是尊大口,肩部无耳,罍口较小,肩上一般有耳,有环。
此尊收购于1958年。 商代后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1416.JPG
小臣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1.GIF
方鼎
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颈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饰,腹饰大兽面纹,每面两侧下部均饰一倒夔纹。
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
王赐小臣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1.GIF
(音午)渪
积五年,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1.GIF
用
作享太子乙家
祀尊。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2.GIF
父乙。
大意是:商王赏赐其近臣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1.GIF
渪地五年的积贮。因此作了这件鼎,置于家庙,用来祭享死去的父亲太子乙。
这件铜器铭文中的小臣、太子乙与王族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铭文说明小臣和太子乙是父子关系,他们的族名是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2.GIF
。如果太子乙可以理解为王太子的话,则说明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2.GIF
即商王族的名号。享,是一种祭祀名称,指供奉食品给死去的父祖。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801.JPG
田告方鼎
通高15.6cm,宽15cm,重1.68kg
鼎长方体,方口唇,双立耳,直壁,四柱足。有盖,盖扁平,上有一环形钮。口下饰兽面纹,腹上有三排乳钉纹,排列成“凹”形,足饰三角云纹。
盖与器有对铭,各2行6字:
田告作
母辛尊。
铭文记田告为其母辛做祭器。
此鼎为陕西宝鸡出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2.JPG
羊父丁方鼎
通高21.3cm,宽17.1cm,重3.12kg
鼎长方体,口沿外折,口上有双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饰勾连雷纹,左右及下方各饰三道乳钉纹,口下和足部饰兽面纹。
器内壁上有铭文1行4字:
作父丁。羊。
铭文记:为父亲丁做器。“羊”为族名。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84.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5.GIF
鼎
通高35.3cm,宽51cm,重9.74kg
鼎圆体,口沿外折,双立耳,大腹,颈部及腹部均有六凸棱,腹下有三柱足。颈部饰夔纹,腹部饰兽面纹,足根部以凸棱为中心饰兽面纹。
器内壁有族名“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5.GIF
”(音陷)。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4.JPG
父乙鼎
通高28.7cm,口径24cm,重6.88kg
鼎圆形,双立耳,三柱足,腹起六道扉棱。鼎身饰三组兽面纹,足饰蕉叶纹。
器内壁刻“作父乙□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5.GIF
”5字铭文,表示做器者为自己死去的父亲名“父乙”者做此祭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89.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7.GIF
豆
通高10.5cm,口径12.1cm,重0.68kg
豆圆口,浅腹,直壁,高圈足。口下饰凹弦纹一周,腹饰圆涡纹,足饰凸弦纹二周。器内底铸铭文“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7.GIF
”字,代表器物所属者的族徽。
商豆传世极少,该豆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十分古朴,具有较原始的特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85.JPG
兽面纹兕觥
通高15cm,宽20cm,重0.72kg
兕觥失盖,椭圆形体,口上有流,鋬上铸一兽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体以雷纹为地纹,饰兽面纹和夔纹。
此兕觥纹饰华丽,工艺精美,属难得之佳作。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781.JPG
受觚
通高26.4cm,宽14.8cm,重0.93kg
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腰与足之间有十字孔二及弦纹二道,足部镂空透雕兽面纹。铭文“受”字在足内壁上,受为族名。
商代后期的青铜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渐增大,器身变细,十字孔变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时期,青铜觚的足部饰镂空透雕纹饰较为罕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5.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2.GIF
癸觚
通高30.9cm,口径16.3cm,重1.26kg
觚高体细腰,大口外侈,圈足。颈部饰蕉叶纹,腰部上方饰蚕纹,腰与足饰兽面纹。圈足上方有十字孔。
足内刻 “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2.GIF
癸”二字铭文。“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2.GIF
”代表某一氏族的族徽,表明此觚是族为其父辈名“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2.GIF
癸”者所做的器物。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42.JPG
亚鸟出戟觚
商晚期,高26.5cm,口径15cm,底径8cm
觚喇叭口,腰和下部均有出戟装饰,圈足。器形高挑细长,中部明显收缩,具有商代后期铜觚的明显特征。觚身有许多精细的纹饰,从上至下分为四层:颈部饰以该时代流行的蕉叶纹;颈下端饰蛇纹,蛇头部宽大,眼睛突出,此种纹饰流行于商代中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腰部及以下分饰两层兽面纹,显示出礼器所特有的高贵。底部有图形铭文,释为“亚鸟”,此觚因而得名亚鸟出戟觚。该图形铭文为当时一个家族的族徽标志。
青铜觚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逐渐减少。据《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觚是一种最基本的饮酒器具,常伴随爵、斝成组出土,说明在礼制中觚多是与爵、斝配套使用的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18.JPG
邐簋
高14.2cm,口径19.7cm,重2kg
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
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
辛巳,王饮多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9.GIF
,享京,邐
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0.GIF
。
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在京地举行祭享典礼。邐可能因参与上述活动有功而被商王赏赐两串贝。为此作簋,用以纪念太子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774.JPG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7.GIF
簋
通高22.4cm,宽26cm,重3.16kg
簋圆体,有盖,盖顶正中有一圆握,上有二穿孔,握两旁各有一系钮,与二穿孔在平行线上,深腹,腹两侧各有一兽耳,圈足较矮,且外撇。盖边、颈部及足上均饰夔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正背两面各饰一浮雕牺首。
盖、器有对铭,3行16字:
己亥,王赐贝,
在阑。用作
父已尊彝。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7.GIF
(音贯)。
铭文记述,己亥这一天,王赏赐贝,在阑地。因此为父已做祭器。做器者的族名是“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7.GIF
”。
此簋造型普通,纹饰简单,但商代带盖的簋较少,传为河南洛阳出土。章乃器先生捐献。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777.JPG
乳钉三耳簋
通高19.1cm,口径30.5cm,重6.94kg
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装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
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1.JPG
癸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0.GIF
簋
通高12.7cm,口径12.8cm,重1.78kg
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
器内底有“癸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0.GIF
”二字铭文。“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0.GIF
”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0.GIF
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86.JPG
亚鸟宁盉
通高31cm,口径12.5cm,重3.86kg
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
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三个族为其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做此盉。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783.JPG
矢壶
通高34.6cm,宽24.5cm,重6.49kg
壶扁圆体,侈口,束颈,双贯耳,鼓腹下垂,圈足。从口沿至足部共有6层纹饰,一、三、五层饰兽面纹,二、四、六层饰夔纹,双耳饰兽面纹。通体以雷纹作地纹,整体纹饰细密华丽。
壶内底铸铭文“矢”字,“矢”为做器者的族名。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184.JPG
册方斝
高28.5cm,宽16.2cm,重3.12kg
平口,平盖,方体,圆角,垂腹。平底,下有四个三棱尖足,足略外撇。盖顶上有一双鸟形钮,鸟背向而立,盖上饰兽面纹。口两侧各有一伞形方柱,柱上饰齿形纹及云雷纹,口下饰叶纹一周。腹部四面饰兽面纹,间饰八个倒置的夔纹,腹侧有一兽形把手。足外侧饰蕉叶兽面纹。该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稳重。腹部以雷纹为地,上面平雕兽面纹及夔纹,纹饰精美,细腻。斝体方者少见。
器内底上的铭文“册”,代表族徽。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41.JPG
兽面纹角
商晚期,高19cm,口径16cm
角敞口,圆底,三角形锥状三足,无柱和鋬。器物最夸张的部位是大而外撇的敞口,自口部以下逐渐收缩至底部。主体纹饰为巨眼、长角、獠牙的兽面纹。在兽面鼻梁的位置有出戟装饰,铸造的十分细致精美。
这件角形态较为特殊。角与爵功相近,但在具体用途上的差别尚难确知。从出土情况看,确有以角代爵的现象。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6.JPG
父已角
通高20.5cm,双尾间宽16.5cm,重1kg
角口部双尾呈凹弧形,圜底,腹侧有一兽首鋬,三锥形足。腹饰兽面纹。
鋬内有铭文“父已”两字,表明做器者是为祭祀自己的父亲“父已”而做此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9/14006.JPG
父戊舟爵
商代晚期,通高23cm
爵长圆腹,圜底,前流后尾,流侧有伞形柱,兽首扳,三锥形足。器身起扉棱,两面均饰兽面纹,辅以三角纹和雷纹。流外侧有铭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铭文“作尊”,表明“舟”是这件青铜器的所有者,为祭祀“父戊”做此爵。
商周时期,“尊”既指一种盛酒器,又是对酒礼器的统称(共名)。此件器物的铭文“尊”是第二种含义。
此爵的流与柱上分铸的铭文构成完整的内容,这在爵中十分少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995.JPG
子工万爵
通高21.1cm,宽16cm,重0.76kg
爵圜底,有流,有尾,三锥足,口上有二菌形柱,腹上有一兽首鋬。口、流、尾下均饰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
鋬内有铭文“子工万”。“子”为爵称,是贵族男子的称谓;“工”表示负责管理工匠;“万”是族徽。此铭文表明“万”这个氏族是承担管理工匠之职的贵族。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6.JPG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方罍
通高60.8cm,宽37.6cm,重20.8kg
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
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音酗)者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8.GIF
(音司)以
大子尊彝
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该器。“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是做器者的族名。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7.JPG
玉刃矛
通高18.3cm,宽4.8cm,重0.1kg
矛由青铜柄和玉刃两部分组成。柄呈锥状,中空,两侧各有一系,一端有銎,另一端为桃形,有槽,叶形玉刃镶嵌其上。柄饰兽面纹及叶形纹。
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出现于商代早期,延续到汉代,是战争中常用的兵器之一。玉刃矛不是实战兵器,而是用于礼仪之器。
青铜柄嵌玉刃矛保存完整者很少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4.JPG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6.GIF
盘
通高12.8cm,宽35.3cm,重4.24kg
盘圆体,宽口沿外折,浅壁,高圈足。盘内饰龙纹,龙首硕大,双目凸起,双目间有一锥形凸棱,龙尾绕盘一周,龙纹间隙饰夔纹。外壁饰菱形雷纹,并饰三只浮雕兽首。足上有6条凸棱,以凸棱为中心饰三组兽面纹。盘内底龙首处有铭文“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6.GIF
(音疑)”二字,“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36.GIF
”是活跃于商代后期至西周初年的一个部族的族名。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0.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8.GIF
勺
口径7.8cm,长12.3cm,重0.32kg
勺直口,圜底,腹侧有一柄,柄中空,其近勺端处上下穿孔,另一端铸铭文“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8.GIF
”。“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8.GIF
”为勺之所属者的族徽。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2.JPG
兽面纹甗
通高80.9cm,口径44.9cm,重40.02kg
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腹部饰变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
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8.JPG
王生女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1.GIF
方彝
通高29.5cm,宽18.6cm,重4.65kg
彝方体,平底,长方形圈足,足上有四豁口,屋顶形盖,盖上有一屋顶形钮。盖、腹、足上出八条棱脊,饰兽面纹和夔纹。
盖内侧与器内底有对铭“王生女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1.GIF
”。铭文标其所属,表明此方彝是王的外甥女称女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51.GIF
的器物。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4/1770.JPG
ㄐ毌父戊方卣
卣方体,斜肩,腹部平直,有盖,盖顶上有一屋顶形钮,有提梁,提梁两端各有一兽首,盖、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肩部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盖饰兽面纹及夔纹,颈部饰夔纹,腹部饰夔纹及兽面纹,足饰夔纹,通体无地纹。
盖、器有7字对铭:
ㄐ毌六六六父戊
铭文大意是:该器是为去世的父亲戊做祭器,在做器时进行了占筮,得出的卦画符号是“六六六”。“ㄐ毌”是作器者的族名。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1402.JPG
二祀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3.GIF
其卣
通高38.4cm,宽36.9cm,重8.86kg。传194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
椭圆腹提梁卣。盖、颈、圈足、提梁皆饰夔纹,颈中部两面饰小兽头各一。
该器外底铸铭文39字,盖及内底各铸“亚獏父丁”4字,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几件之一。外底铭释文如下:
丙辰,王令(命)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3.GIF
(音义)
其兄(贶)丽,殷
于夆,田雍。宾
贝五朋。在正月,遘
于妣丙,肜日,太乙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5.GIF
(音是)。
唯王二祀。既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4.GIF
(音扬)于上下帝。
(丽:《周礼·校人》“束帛丽皮。”《注》“两皮也。”指一对兽皮。兄(贶):即赏赐。宾:金文通例,王派使者出使诸侯称“使”,被使者按例需对使者有所馈赠,馈赠称“宾”。 )
铭文大意是:商纣王命令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3.GIF
其去夆地发布政令,在雍地田猎,并赠送夆地酋首一双兽皮。酋首返赠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3.GIF
其五串贝。时值商纣王二年正月丙辰日,举行肜祭,祭祀太乙的配偶妣丙的日子。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3.GIF
其对天上的上帝和地上的商王都作出了贡献。
这件铜器的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王室与周围方国的关系以及商王室的祭祀制度、殷国制度、历日制度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有的学者怀疑这件卣的铭文是伪刻的。为此,我院对该卣进行了X射线检测分析,经透视光片验证,器物铭文部分与器底及圈足是一整体,没有焊接痕迹,可以排除伪铭的可能。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84.JPG
十字洞腹方卣
通高34.5cm,口径6.6cm,重3.54kg
卣圆口微侈,长颈,方腹,圈足。有盖,盖钮作立鸟状。卣肩两侧各铸一浮雕卧鸟,双鸟背向,尾上卷与卣的提梁相连。卣腹四面正中各有一方孔,形成四面穿透、内部相通的“十”字形孔洞。卣盖、器腹和圈足上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纹,均饰以兽面纹。
此卣的腹部采用了奇巧的形式,器外部四面相通,器内曲折相连,两者结合,既有贮酒之功用,又有观赏之效果,构思巧妙,匠心别具,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87.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9.GIF
贝鸮卣
通高17.1cm,宽14.2cm,重1.18kg
卣为双鸮相背而立形,盖为鸮首,两侧各出一尖喙,顶有一菌形钮,器底下有四矮蹄形足。腹部饰浮雕翼纹,颈部饰雕浮双兽首。
盖、器对铭“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9.GIF
贝”二字。“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9.GIF
”通箙,指箭囊。“贝”为族徽。“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549.GIF
贝”表明器之所属“贝”是一个武官氏族。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246.JPG
兽面纹大钺
高34.3cm,宽36.5cm,重5.8kg
形体厚大,器身方正,弧形刃,两角外侈,平肩,长方内。肩上有二穿,用来缚扎和加固钺柄。钺体上方装饰三个带花蕊的圆形浮雕,间饰细腻的兽面纹,下方为兽面三角形纹。钺体两侧镂空。
此钺气魄恢弘,造型与纹饰别致而和谐,雕刻细腻华丽,是青铜钺中的精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8/13597.JPG
山妇觯
通高17.5cm,口径8.6cm,重0.66kg
觯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一菌状钮。钮上饰火纹,盖面饰乳丁雷纹一周,颈、足部饰夔纹。
器内底有铭文“山妇”二字。“山妇”即“妇山”,表明此器的所有者是以“山”之族名作为自己私名的一位贵族身份的妇人。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240.JPG
三羊尊
高52cm,口径41.2cm,重51.3kg
尊为大口广肩型,厚唇外折,细颈上有三道凸弦纹。肩部等距离地装饰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头,间以回形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较肥硕,纹饰更为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兽面上最能传神的眼睛,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边有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较大圆形孔,这是商代铜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的下部在回纹地上饰有六组兽面纹。全器图案布局错综复杂,繁而不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器物中之最大者。
这件尊是经过两次铸造而成的,先铸尊体,并在肩部相应的位置上预留孔道,然后在孔道上再搭陶范,铸制羊头。这反映了三千年前我国先民的智慧与技巧,表现了当时冶铸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大口、广肩、低体、高圈足以及圈足上的三个大孔和繁缛的纹饰、华丽而又庄重的造型等特点来判别,此尊应属于商代晚期器物,其时代相当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
三羊尊造型端庄富丽,制作精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佳作之一。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252.JPG
友尊
高13.2cm,口径20.7cm,重2.72kg
尊侈口,束颈,圆体,鼓腹,圈足。口下饰一周叶形纹,颈饰两道圈带纹,间饰雷纹,腹部用雷纹作地,上面平雕九只象纹,足饰瓦纹,上有三个“十”字孔。器外底铸铭文“友”字,为该器作器者的家族名号。铭文在外底较为少见。
九只象纹是该器的主题纹饰,简练的线条勾画出象的形象:硕大的身躯,垂尾,圆目凸起,目旁有一大耳,夸张地描绘象的长鼻,上卷后又向下勾,其长度超过了象身。九只象首尾相接,似在行走,形象生动逼真,因此,该尊又称九象尊。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73.JPG
作尊彝尊
通高27.6cm,宽22.5cm,重3.35kg
尊圆体,侈口,直颈,深腹,圈足外撇。腹部饰三层纹饰:上层饰四牛纹,牛曲腿而卧,嘴微张,目视前方,二牛间各饰一个半浮雕兽首;中层饰四条锥形凸棱,间饰四只目纹,目纹四周为四瓣叶纹;下层饰单首双身龙纹。
此尊通体纹饰均采用半浮雕艺术手法,无地纹衬托。
器内底有铭文1行3字:
作尊彝。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1419.JPG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方尊
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
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
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
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音酗)者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8.GIF
(音司)以
大子尊彞。
铭文大意: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器有50件上下,器型不一,有方簋、方尊、方罍、方爵和兕觥等,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15件。70年代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来看,规模都不小,其中一座还是有四个墓道的大墓。加上众多的带有亚铭记的器物,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大族。再从本器铭文看,能祭祀诸王后和太子的,也不会是一般的部族。此外,早年间苏埠屯还曾出土过一些,也有学者就此推测苏埠屯是亚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7.GIF
族的墓葬区。
http://www.imagegarden.net/bbs/images/ip.gif
西周早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29.JPG
蝉纹觯
西周早期,高14cm,口径7cm—10.5cm
觯撇口,束颈,扁圆腹,圈足。
器身自上而下装饰多层纹饰:颈部饰蝉纹,颈下为一圈蜗身兽纹,腹部及以下分饰两层兽面纹。
古人认为蝉每日只是靠餐风饮露维持生命,而且能够飞天入地,又会蜕壳变化,是一种很奇特神秘的生物,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敬。蝉纹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见于商末周初时期。
觯是饮酒器。据《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觯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454.JPG
有盘鼎
通高20.2cm,宽16.4cm,重2.26kg
此鼎圆形浅腹,二直耳,三夔形扁足,足中部有隔似盘。颈部饰兽面纹带,兽面中间凸起一道扉棱,恰似兽面的鼻子。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品和传世藏品中,带盘鼎较少见。此种形制的鼎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中曾出土一件。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42.JPG
寓鼎
高26.5cm,宽22.2cm,重3.76kg
鼎为深圆腹,三柱足,二直耳。口沿下饰兽面纹带,纹带的上列有一排旗状图案。
内壁有铭文4行30字:
唯十又二月丁丑,寓
獻佩于王,王赐寓
曼丝。对扬王
休,用作父壬宝尊鼎。
铭文大意:在十二月丁丑这一天,寓献给王后佩饰,王后赐给寓美丝。为答谢王后的美意,特做此宝鼎,用以纪念死去的父亲壬。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355.JPG
史斿父鼎
通高41cm,宽19.5cm,重2.52kg
此鼎口微侈,有立耳,分裆,实足。颈部饰列旗兽面纹,兽面中部附饰浮雕牺首。内壁铸铭文3行9字:
史斿父
作宝尊
彝鼎。七五八。
记史游父做鼎。铭后所附数字是八卦符号,表明铸造此鼎时曾经进行过一次占筮。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444.JPG
嬴霝德鼎
通高10.5cm,宽8.3cm,重0.3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二直耳,三柱足较短,腹饰二道弦纹。
腹内铸有铭文2行6字:
嬴霝德,
作小鼎。
做鼎自铭“小鼎”者,较少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214.JPG
堇临簋
高16.7cm,宽33.5cm,口径21cm,重3.66kg
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
器内底铸铭文1行8字:
堇临作父乙宝尊彝
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
堇临簋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生动的圆雕极为罕见。此簋原为清代内府藏器,曾藏颐和园。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30.JPG
荣簋
高14.8cm,宽28.8cm,重1kg
簋为浅圆腹,平沿,高圈足。四兽耳,每耳的兽头均高出口沿,并有下垂的长方形小珥,小珥近地,上面雕饰兽尾、兽足,使耳与小珥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整体。腹部饰圆涡纹和夔纹,夔作倒置状。圈足饰有四组兽面纹。
簋内底铸有铭文5行30字:
唯正月甲申,荣
格,王休赐厥臣
父荣瓒、王祼
贝百朋。对扬天子
休,用作宝尊彝。
铭文大意:在正月甲申这一天,荣到了这里。他是王的叔父,同时也是朝廷中的大臣,故称其为“臣父荣”。王赏赐他一个玉勺以及王用于祭祀的贝一百串。为答谢天子的美意,荣做了这件用于祭祀的宝贵的彝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8/8772.JPG
团龙纹簋
高15.8cm,宽27.3cm,重2.24kg
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耳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28.JPG
鲁侯爵
高20cm,宽16.2cm,重0.76kg
爵体略长而优美,流尾上翘,爵壁较直,无柱(唐兰先生认为:附柱,柱折后被磨平者。),鋬较小,饰有兽头,圆底,刀形足外撇。腹上下饰二层云雷纹带,中间隔以凸起的弦纹。
尾部口壁内铸有铭文2行10字,是爵中铭文较长者。
鲁侯作觝,甹,
用尊臬盟。
铭文大意:鲁侯做了这个爵,用来放置祭祀父亲的庙里的酒和聘礼、盟礼。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75.JPG
成周铃
通高8.5cm,宽6.5cm,重0.164kg
此铃平口,顶上有半环形钮,铃身一侧倾斜,形成不平衡状态。体内有舌,舌碰击铃内壁时可以发声。
铃正面有阳文2行4字:
成周
王铃。
标明其为成周(洛阳)王室用铃。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93.JPG
顶卣
通高27.5cm,宽21.3cm,重3kg
此卣为扁圆形体,盖顶隆起,折沿明显,圈形捉手。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有宽边。提梁两端之兽首似羊形,面饰蝉纹。盖与器身四面有较高的扉棱,盖面和器腹饰无地纹的分解式兽面纹,颈部饰相对回顾的卷尾夔龙纹,以浮雕兽首相隔。盖沿和圈足饰两两相对的四组以分尾夔纹组成的兽面纹。
盖和器对铭,均4行17字:
顶作母辛尊
彝。顶赐妇
曰:用
于乃姑宓。
记顶为其死去的母亲辛做祭器。顶赏赐妇,说:“用来在你婆婆的宓庙(求子庙)中祭享。”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4.JPG
叔卣
高19.3cm,宽21.6cm,重2.82kg
卣为椭方体,方口四角发圆,大腹,圈足,有盖,盖顶作喇叭形捉手。器颈与盖沿均四面铸有贯耳,两两相对,贯耳是穿系的地方。盖面与器颈部均饰兽面纹带,圈足饰细弦纹两道。
卣盖内与器底有对铭,均5行32字:
唯王宗周。
王姜史叔使于太
保,赏叔鬰鬯、白
金、芻牛。叔对太保
休,用作宝尊彝。
铭文大意:周王在宗周行祭。王后的史官叔被派出使太保,太保赏给叔浸过香草的酒、白色的青铜、经过豢养的祭礼用牛牲。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64.JPG
伯盂
高39.5cm,宽53.3cm,重35.8kg
此盂圆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颈部前后饰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夔首鸟身的变形夔纹,也称夔鸟纹。腹部饰宽叶纹,圈足上饰对角夔纹。
盂内底有铭文2行15字:
伯作宝尊盂,其万
年孙子子永宝用享。
大意是说:伯做了这件宝贵的盂,希望后代子孙永远享用,并以此为宝。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3.JPG
微师耳尊
高25.7cm,宽23.2cm,重3.48kg
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
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
唯六月初吉辰在辛
卯,侯格于耳,侯休
于耳,赐臣十家。微师
耳对扬侯休,肇作京
公宝尊彝,京公孙子
宝。侯万年寿考黄
耉,耳日受休。
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辛卯这一天,侯到了耳的住处。侯赞扬耳,赐给他十家奴仆。微师耳为答谢侯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先祖京公的宝贵彝器,希望京公的后代子孙永以为宝,并祝愿侯万年长寿,耳日日得到侯的好处。 西周中期
.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9/14013.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5.GIF
尊
高17.8cm,口径16.5cm,底径11.7cm
尊侈口,腹部下垂似袋,形体较宽,圈足浅窄。
尊内铸有铭文2行8字: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5.GIF
作厥皇
考宝尊彝
由此可知,此尊是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05.GIF
为其死去的父亲所作的祭器。
此尊颈部装饰凤鸟图案,颈肩过渡处亦为一周凤鸟纹,其上装饰一对浮雕虎头。上腹部为直条纹(旧称沟纹),下腹部仍为凤鸟纹,整件器物从上至下共有三层凤鸟纹装饰。
在周代的礼器中,凤鸟纹被广泛地使用,这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商末周初到西周中期的昭、穆王时期,凤鸟纹大量出现,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凤纹时代。这件铜尊上的花冠凤纹更是西周时的流行装饰。
尊,在酒器中属于大型盛酒器,常与彝成组出现,是重要的祭祀用礼器。 《周礼·春官·司尊彝》中载有“六尊六彝”。六尊是指献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六彝是指鸡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等。祼礼用六彝,朝践再献用六尊。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1410.JPG
师旂鼎
高15.8cm,口径16.2cm,重1.92kg
鼎圆浅腹,腹倾垂,二直耳,三柱足。颈饰一周长身分尾垂嘴的鸟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9字:
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
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
以告于伯懋父。在,伯懋
父迺罚得、 顯、古三百锊。 今弗
克厥罚,懋父令曰:“义,
厥不从厥右征,今毋,
其又内于师旂。”引以告中
史书,旂对厥于尊彝。
(仆:指师旂管辖的一些人。友:这里指同事或下属。内:交纳、上缴。这里指交纳一定的罚款。)
铭文大意是:这是三月的丁卯日,师旂因为他属下的许多仆官不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属僚引把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里。说:“在的时候,伯懋父曾罚得、显和古三百锊,现在没有能罚”。伯懋父命令说:“依法应该放逐像这些不跟右军一起出征的人,现在不要放逐了,应该交罚款给师旂”。 引把这件事告知中史写下来。师旂对扬这个判词,铸这件彝器。(唐兰释文解说)
这件铜器铭文记录了西周中期军法处罚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法律制度,是研究法律史的珍贵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59.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3.GIF
鼎
通高21.2cm,宽18.6cm,重2.04kg
此鼎圆腹,折沿,有二立绳耳,三柱足。口下饰弦纹二道。
鼎内壁有铭文5行26字:
内史令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3.GIF
事,
赐金一钧,非余。
曰:“内史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4.GIF
朕
天君。”其万年
用为考宝尊。
大意是:内史命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3.GIF
去向太后说:“内史仍然效忠于我太后。”内史赏赐青铜料一钧和一串玉珠.祈求万年长寿,此鼎用为祭奠其先父的宝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1413.JPG
师趛鬲
高50.8cm,口径47cm,重48.8kg
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
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
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甘)作文考
聖公、文母聖姬
尊趛。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趛。
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
师趛鬲造型雄伟,作为祭祀重器,其采用了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静,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本器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21.JPG
豆闭簋
高15.1cm,宽32.5cm,重5.06kg
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
簋内底铸铭文9行92字: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
王格于师戏大室。邢伯入佑
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
王曰:“闭,赐汝戠衣、、鑾、
旂。用乃祖考事,俞
邦君马弓矢。”闭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
作朕文考叔宝簋,用赐
寿万年,永宝用于宗室。
铭文大意:在周王二月上半月的戊寅日,王到达师戏的宗庙大厅,邢伯进来作豆闭的佑者,王呼内史宣布对豆闭的册命。王的册命辞说:“闭,赐你玄色的上衣、环形的围裙、还有车上的銮铃和旗帜。继续你祖父和父亲的工作,管理友俞邦君的司马和弓矢。”豆闭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这一重大、显赫和美好的册命,豆闭做了纪念死去的父亲叔的宝簋,祈望他能赐给万年长寿,使这件簋能永远在祖庙中供放。
这篇铭文较完整地记录了一次任命官员的典礼过程。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55.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0.GIF
簋
通高19.2cm,宽24.5cm,重3.14kg
此簋敛口,鼓腹,器与盖有子母口相合,盖上捉手呈圈状,器腹两侧有附耳一对,圈足较低。通身饰瓦棱纹。
盖、器对铭,5行44字:
唯十又二月既生霸丁
亥,王使荣蔑历,令封邦。
呼赐銮、旗,用保厥邦。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0.GIF
对
扬王休,用自作宝器。万年
以厥孙子宝用。
铭文大意是说:在十二月上半月的丁亥这天,王使大臣荣嘉奖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0.GIF
,命他封建邦国。并招呼臣下赐予其车上用的銮铃和旗帜,用来保护他新建的邦国。为答谢宣扬王的美意,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220.GIF
自做此宝器,祈望子孙后代永宝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81.JPG
毳簋
通高21.1cm,宽23.8cm,重3.96kg
此簋圆形,侈口,折沿,鼓腹,有二附耳,有盖,盖顶有圆形捉手,圈足下附三矮足。器颈与盖沿各饰一周窃曲纹带,腹与盖面均饰直道纹,圈足上饰粗弦纹一道。
簋盖、器对铭,3行16字:
毳作王母媿
氏簋。媿氏
其眉寿万年用。
铭文记毳为其婆母媿氏做盛饭食用的簋,祈望媿氏万年长寿,使用此簋。
此簋为河南洛阳出土。同铭簋传世共4件,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各收藏两件。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37.JPG
太师虘簋
高20.7cm,宽30.2cm,重6.12kg
簋矮体,鼓腹,圈足,颈两侧有风格独特的兽头鋬。有盖,盖顶捉手作喇叭形。盖面与器腹均饰竖直纹,颈部及圈足上各饰粗弦纹一道。
簋盖内和器底铸对铭7行70字:
正月既望甲午,王在周师
量宫。旦,王格大室,即位。王
呼师晨召太师虘入门,立
中廷。王呼宰赐太师虘
虎裘。虘拜,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用作宝簋。虘其
万年永宝用。唯十又二年。
铭文大意:周王十二年正月,在日月相望的甲午日,王在周地的师量宫。天亮时,王到达宗庙的大厅,坐定位子。王呼师晨召唤太师虘入门,站立在庭院中部。王呼宰赏赐太师虘一件虎皮袍子。太师虘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重大显赫的赏赐,做了这件宝簋。太师虘万年永宝此簋。
这篇铭文记时完整,有年、月、月相、干支日。在万余件有铭文的殷周青铜器中,像此簋般完整记时的不过30余件,它是研究西周历法和年代的珍贵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43.JPG
追簋
高38.6cm,宽44.5cm,重18.9kg
簋为盛食器,器体较大,隆盖,顶有圆形捉手,侈口,鼓腹,圈足,下附方座,腹部两侧以回顾龙为耳。盖缘、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部饰连体龙纹,方座饰卷体龙纹。
盖器同铭,各铸7行60字:
追虔夙夕厥死事,天
子多赐追休。追敢对天
子扬,用作朕皇祖
考尊簋。用享孝于前
文人,用祈介眉寿永
令,畯臣天子,霝终。追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追虔敬地日夜不息地做他的职事,周天子多次给他奖赏鼓励。追为答谢和宣扬天子的美意,因而做了纪念他死去的文祖的簋。用来祭奠死去的祖先们,以祈求老寿、长命、善终,永作天子之臣。追的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此件追簋为清宫旧物,原藏颐和园。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5.JPG
同簋
高14.2cm,宽32.3cm,重3.9kg
簋圆形,侈口,鼓腹,圈足,双兽首耳。颈部前后对称雕铸兽头,兽头两侧是窃曲纹带。腹部有一道凸弦纹。盖器同铭,9行91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
在宗周,格于大庙。荣伯佑
同立中廷,北嚮。王命同佐
佑吴大父昜、林、吴、牧、自
虒东至于河,厥逆至于玄
水,世孙孙子子佐佑吴大父,毋
汝有闲。对扬天子厥休,
用作朕文考惠仲尊宝簋。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为:在十二月第一个吉日丁丑这一天,周王在宗周,到了大庙,荣伯作为佑者引导同到了大庙的廷院中间,面向北。周王命令同作吴大父的助手,管理场圃、山林、泽虞、牧地,管理范围自虒水东到黄河,北到玄水;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协助吴大父,不得荒怠工作。同为答谢和宣扬周天子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同死去的父亲惠仲的簋。同子孙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这篇铭文记录了西周中期虞官的职责范围,是研究此一时期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6.JPG
格伯簋
高23.5cm,宽30.8cm,重7.58kg
簋圆腹,圈足,下有方座。二兽头耳,耳下端似象鼻卷曲。器颈前后正中各铸一凸起的兽头,兽头两侧饰夔纹和圆涡纹。腹部和方座四壁中心饰竖直纹,圈足饰连续的四瓣花和圆涡纹带,方座四壁边缘饰圆涡纹和窃曲纹,方座顶部四角饰兽面纹。
簋内底铸有铭文9行83字:
唯正月初吉癸巳,王在成
周。格伯爰良马乘于倗生,
厥贮三十田,则析。格“伯
殹妊,厥从格伯
甸殷,厥幼零”谷杜木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65.GIF
谷菜,涉东门。
厥书史戠武立
盥成。铸保簋,用
典格伯田。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67.GIF
。
铭文大意:在正月第一个吉日癸巳这一天,周王在国都成周。格伯从倗生那里接受了四匹好马,讲定交换的价值是三十田,双方剖木为凭证。格伯交付的是殹妊和仡,和甸殷崇地的田产,并在零谷和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65.GIF
谷树木为标记。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倗生铸这件宝簋,用来登录格伯的田产,后代子孙,万年宝用。倗生家族的名号是“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67.GIF
”。
该器的做器者实际是倗生,按通例应定名为倗生簋。故宫收藏的这件格伯簋中间缺17个字,系用同铭的其它器之铭文补足。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323.JPG
淊御史罍
高33.3cm,宽36cm,重9.9kg
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兽首衔环双耳,腹斜收。颈饰窃曲纹,肩饰涡纹间变体夔龙纹,腹饰蕉叶对夔纹。
罍口内有铭文5行19字:
淊御史作
尊罍。其
万年无
疆,子子孙孙
永宝用享。
记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此罍。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77.JPG
次卣
通高21.8cm,宽21.5cm,重2.44kg
此卣圆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喇叭形握,盖两侧铸直立的“犄角”。器以半环衔接提梁,提梁两端雕饰兽头。器颈与盖前后均铸有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纹带。
卣盖、器同铭,均5行30字:
唯二月初吉丁
卯,公姞令次
田人。次蔑历,赐
马赐裘。对扬公
姞休,用作宝彝。
铭文大意:在二月第一个吉日丁卯这一天,诸侯的姞姓夫人公姞命令次任管理农田之官。次受到奖励,并得赐马和皮袍。为答谢和宣扬公姞的美意,特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6/2554.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8.GIF
钟
高35.9cm,铣距18.8cm,重8kg
钟甬后配,甬是钟顶上的筒形钟柄,用来悬挂钟体。钟体各部用小乳钉界隔。纹饰纤细,隧部有交叠式雷纹,“篆”间作云纹。“钲”间和鼓上铸铭文35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8.GIF
(音祖)作宝钟。用追
孝于已
伯,用享
大宗,用
濼好賓。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8.GIF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80.GIF
(音及)蔡
姬永宝用
邵大宗。
其大意是:在正月的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8.GIF
做了这套宝钟。用来追念死去的父亲已伯,用来祭享本家族嫡长子一系的祖先们,用来在朋友宾客的宴会上助兴。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18.GIF
和夫人蔡姬永远宝用此钟,以光大本家族的嫡系。
这篇铭文对“大宗”的记载,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一个方面,值得注意。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9.JPG
免尊
高17.2cm,宽18.3cm,重2.62kg
尊侈口,圆垂腹,圈足。颈部前后雕铸兽首,兽首两侧均饰垂冠回首的夔鸟纹。
尊内底铸有铭文5行49字:
唯六月初吉,王在郑,丁亥,
王格大室。邢叔佑免。王蔑
免,令史懋赐免、
黄。作工。对扬王休,用作
尊彝。免其万年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王在郑地,王到了宗庙的大厅。在册命典礼上,邢叔作免的佑者。王嘉奖免,命史官懋赐给免官服中的皮裙和麻带。任命免为司工。为了答谢和宣扬王的美意,做了这件尊。免将万年永宝用此彝器。 西周晚期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31.JPG
垂鳞纹卮
高6cm,口径8.3cm,底径5cm
卮侈口,短颈,鼓腹,单柄,平底,器身矮宽敦实。
颈下方饰一周云雷纹,器腹有三层相互叠压的鱼鳞纹。器柄做成三股绳的形状,每股间留有空隙, 精巧写实,构思十分新颖。
卮是古时酒器。《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对樊哙曾“赐之卮酒”。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32/15838.JPG
凤鸟纹爵
西周中期,通高22cm,最宽17.1cm
此爵倾酒用的流甚宽大,与流相对的尾尖锐,口与流之间有伞形柱一对。器腹呈杯形,一侧有兽首鋬,器下有三刀形尖足。器身装饰鸟纹。
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最早出现于殷墟时期,其没落期约在西周中期以后。最早出现于殷代铜器上的鸟纹是小鸟纹,常常以宽带状的形式饰于器物的颈部、肩部,作为辅助纹样。小鸟纹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鸟身竖立,另一种鸟身横置。大鸟纹最早出现于殷末周初,盛行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其开始出现就被用作主题纹饰,并占据了青铜器的主要部位,其特点在于有华丽的冠羽。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262.JPG
刖人鬲
高13.5cm,口横11.2cm,口纵9cm
鬲敛口,短肩饰窃曲纹,下腹外鼓,饰波曲纹。鬲座为方屋形,正面开门,余三侧留窗。作为全器主题纹饰的刖人则铸在前门上,此人圆目大口,裸体,身侧和门连铸,右手见于腹前,右臂回环处恰作门闩插孔,左腿自膝下刖去,左手扶杖而立。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88.JPG
大鼎
通高39.7cm,宽38.7cm,重12.5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有二立耳,三蹄足。器口下饰二道弦纹。
鼎内壁有铭文8行82字:
唯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
亥,王在侲宫,大以厥友守。
王饗醴,王呼膳夫召
大,以厥友入攼。王召走马,
令取谁三十二匹赐大。大拜,稽
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
朕烈考已伯盂鼎。大其
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其大意是说:在十五年三月,月相为“既霸”的丁亥日,王在侲宫,大与其僚属担负保卫任务。王举行大饗之礼,王命近臣膳夫召大,命大与其僚属进入宫内担负保卫任务。王又召武官走马,命他取出32匹赤色黑尾的雄马赐给大。大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其光荣的父亲的鼎。大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这个鼎。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35.JPG
颂鼎
高38.4cm,宽30.3cm,重7.24kg
鼎为圆腹,圜底,二立耳,腹饰二道弦纹。
鼎内壁有铭文14行152字: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王在周康邵宫。旦,王格大
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
中廷。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
虢生册命颂。王曰:“颂,命汝官
成周貯二十家,监新造貯
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朱
黄、鑾、旂、攸勒。用事。”颂拜,稽首。受
命册,佩以出,反入觐璋。颂敢对
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
考龚叔、皇母龚姒宝尊
鼎。用追孝,祈介康纯祐
通禄永命。颂其万年眉寿,
畯臣天子靈终,子子孙孙宝用。
铭文大意:在三年五月下半月的甲戌日,王在周地康王庙里的昭王庙。天刚亮,王到了昭庙大厅里,坐定位置。宰引作为佑者带领颂进入昭庙大门,站立于庭院中。尹氏将拟就的任命书交到王的手中,王命史官虢生宣读任命书。王的任命书说:“颂,命你管理有20家胥隶的仓库,监督管理新建的宫内用品仓库。赏赐你黑色带绣边的官服上衣,配有红色饰带的大红色围裙,车马用具的銮铃、旗子和马笼头。执行任务。”颂拜,叩头,接受册命书,佩带以出,又返回庙中,贡纳觐见用璋。颂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厚重的美意,因而做了祭奠其死去的伟大父亲龚叔、母亲龚姒的宝鼎。用来追念孝意,祈求得到健康、厚大的祐助、仕宦之途通顺、长命。颂万年老寿,长作天子之臣而得善终。子孙后代宝用此鼎。
这篇铭文记录了一次册命典礼的全过程:1、周王即位;2、佑者带被册命者入庙门立于庭中;3、尹氏出示命书;4、史官宣读命书;5、命书分两部分,一是任命职司,二是赏赐物清单;6、受命书,佩带而出;7、返回,献纳用于觐见的玉璋。这里的7项仪注,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礼制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6/2559.JPG
小克鼎
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
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
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
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
年,克作朕皇祖季
宝宗彝。克其日用朕
辟鲁休,用介康、纯祐、
眉寿、永命、灵终。万年
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周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每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21/10182.JPG
卫始豆
通高17.4cm,宽18.5cm,重2.3kg
此豆敛口圜底,浅盘高足,隆盖圈握。盖顶饰瓦纹,盖沿与器腹均饰重环纹,足饰粗弦纹一周。
盖与器同铭,均2行6字:
卫始作
霝簋。
记卫始自做灵簋(此豆自铭为簋)。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350.JPG
芮太子白簠
高8.9cm,宽33.9cm,重5.36kg
此簠腹壁斜收,腹左右两侧有环耳,耳上端雕饰兽头,方圈足前后正中有缺。口沿饰重环纹,腹饰兽带纹,足饰窃曲纹。
簠内底有铭文3行14字:
芮太子白作
簠。其万年
子子孙永用。
铭文记芮太子白自做簠,祈望万年子孙永宝用。
同铭簠共两件,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244.JPG
杜伯鬲
高13.2cm,宽17.5cm,重1.58kg
此鬲宽平缘外折,束颈,圆肩,底部近平,足呈兽蹄形,器身三面出戟。肩部饰重环纹。
鬲口沿上有铭文2行17字:
杜伯作叔祁尊鬲,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记杜伯为叔祁做此祭祀用鬲,祈望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33.JPG
师酉簋
高22.9cm,宽32.8cm,重4.94kg
簋圆形,敛口,鼓腹,有双耳,耳上端雕铸兽头,兽角呈螺旋状,圈足,圈足下为三兽形扁足。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盖顶与器腹饰瓦纹,盖沿、颈部和圈足上饰重环纹。
盖器同铭,10行97字:
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
吴大庙。公族入佑
师酉立中廷。王呼史
册命:“师酉,乃祖嫡官
邑人、虎臣、西门夷、夷、
秦夷、京夷、身夷、薪。赐汝
赤、朱黄、中、攸勒。敬夙
夜勿废朕命。”师酉拜,稽
首。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作
朕父考乙伯、究姬尊簋。酉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是:在周王元年正月,王在吴地,到吴的太庙。官为公族的作为册命典礼的佑者带领师酉进入太庙,站立于院中。王召史官宣读册命书:“师酉,管理你的祖上世代管理的城市官员邑人和王的近卫部队,部队中包括西门、、秦、京、身等地的夷人和薪卒。赐你大红色的围裙,配有红色的带子,中间是色的带子,一套马笼头。日夜恭敬其事,不要荒废我的任命。”师酉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而美好的任命,因而做了祭祀其死去的父亲乙伯、母亲究姬的簋。酉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件簋。
此铭文记载的近卫部队“虎臣”中包括一批少数民族(夷人),值得注意。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7.JPG
扬簋
高18.7cm,宽21.6cm,重4kg
簋弇口,圆鼓腹,圈足下有三屈折状短足,二附耳各衔套环,器盖已失。器腹饰瓦棱纹,颈上与圈足各有一道窃曲纹,圈足上与短足对应处各铸一浮雕兽头。
簋内底铸有铭文10行107字:
唯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
在周康宫。旦,格大室,即位。
徒单伯内佑扬。王呼内史史先
册命扬。王若曰:“扬,作工。
官量田、佃,,
,寇,工事。赐汝
赤、銮、旗。讯讼,取五
锊。”扬拜手,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余用作朕烈考宪伯
宝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周王九月上半月的庚寅日,王在周地的康王庙。天刚亮,王到了大厅,坐定位子。司徒单伯作佑者带领扬进入庙门。王召呼史官内史先任命扬。史官代宣王命曰:“扬,任命你为司工,主要管理农田官吏,兼管营造王的临时驻跸地的官吏、牛马刍草官吏及治安狱讼官吏、司工下属的官吏。赏赐你大红色的围裙、銮铃和旗帜。任命你有权主持讯讼,其级别是可以取两造‘入金’五锊。”扬以手相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因而做了光荣的父亲宪的宝簋。后代子孙万代永远宝用这件簋。
这篇铭文记述了“司工”一官的具体职掌,记录了司工有权主持审判诉讼之事,是研究西周官制及司法制度的重要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456.JPG
仲柟父簋
通高25.5cm,宽38.8cm,重7.66kg
此簋圆鼓腹,二兽耳,弇口,圈足下有三兽首足。器有盖,盖顶为圆形捉手。盖面与器腹均饰平行瓦棱纹,盖沿及器颈各饰窃曲纹带。
簋盖和器内均有铭文4行39字:
唯六月初吉,师汤父有
仲柟父作宝簋。用敢
饗孝于皇祖考,用祈眉寿,
其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大意为:记在六月第一个吉日,师汤父的下属官吏仲柟父自做宝簋,用来祭享死去的伟大父祖,以求长寿。仲柟父的后代子孙万年永宝用此簋。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25.JPG
谏簋
高21.2cm,宽29.5cm,重5.28kg
簋圆形,敛口,鼓腹,圈足下有三小足,腹部两侧兽耳下垂小珥。隆盖,顶有圆形捉手。盖顶和器腹饰瓦纹,颈部与盖沿饰窃曲纹,圈足饰三角云纹。
盖器对铭,器铭文9行102字,盖10行101字:
唯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
周师录宫。旦,王格大室,即位。
马共佑谏入门,立中廷。王
呼内史先册命谏曰:“先王既
命汝王宥,汝谋不有闻,
毋敢不善。今余唯或命汝。
赐汝攸勒。”谏拜,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惠伯
尊簋。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五年三月第一个吉日庚寅那一天,王在周地的师录宫。天刚亮,王到大厅,坐定位子。司马共带领做器者谏进入庙门,站立于庭院中间。王召呼史官内史先册命谏,说:“我的先辈周王既然已经任命你兼管王的宴乐之事,你不能思虑有所不周,不能不善待其事。现在我继续任命你管理原来的事情。赏赐给你一套马笼头。”谏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显赫的美意,谏因此做了祭奠其死去的父亲惠伯的簋。谏的后代子孙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这篇铭文说明,在西周时代的官职任用制度中规定,即或是不增减任命,只是重申前王的任命,也需举行一次册命典礼。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166.JPG
蔡公子壶
高40.2cm,宽29.6cm,重9.22kg
此壶直口,长颈,有兽首形大套环双耳,鼓腹,圈足有宽边。壶盖已失。壶口下饰三角形兽面纹,器颈及圈足饰重环纹,器腹两面以突起的带纹构成田字形网格,每一格内均饰蟠龙纹。
壶内底铸铭文7行29字:
唯正月初
吉庚午,蔡
公子□作
尊壶。其眉
寿无疆,
子子孙孙万年
永宝用享。
记在正月第一个吉日庚午这一天,蔡国公子某做此祭祀用壶,祈长寿无疆,子孙万年永宝此壶用来祭享。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60.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0.GIF
盘
高12.9cm,宽45.5cm,重7.96kg
“盘”圆形,折沿,附耳,圈足。壁饰重环纹,圈足饰环带纹。
盘内底铸铭文10行103字:
唯二十又八年五月既望庚
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格大
室,即位。宰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0.GIF
(音君)佑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69.GIF
(音园)入门,立
中廷,北嚮。史黹授王命书。
王呼史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1.GIF
(音玉)册赐玄衣黹
纯、赤市、朱黄、鑾、旂、攸勒。戈
琱戟厚柲彤沙。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丕显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2.GIF
(音霞)休命,
用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盤。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二十八年五月的日月相望的日子庚寅这一天,王在周地康王庙中的穆王庙。天刚亮,王到了大厅,坐定位子。宰作为佑者带领做器者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0.GIF
进入庙门,站于院中,面向北。史官黹将拟好的命书交到王手中。王召呼史官将编联成册的命书宣布。命书宣布赏赐的官服有带绣边的黑色上衣,大红色的围裙和红色的带子,车上的銮铃和旗子,还有一套马笼头。赏赐一把戈,戟部雕有纹饰,粗壮的长柄,红色的缨绥。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显赫而充满美意的任命,因而做了纪念其光荣的父母郑伯和郑姬的宝盘。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此盘。
这篇铭文完整地记录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有年、月、月相、干支日,是研究西周历法和年代的重要资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246.JPG
杜伯盨
通高36.8cm,宽37.3cm,重5.66kg
此盨为长圆形,有二兽首耳,敛口,有盖,盖上有扁足。盖打开后可以却置。器颈与盖沿各饰窃曲纹带,盖面与器腹均饰瓦棱纹。
盖和器同铭,4行30字:
杜伯作宝盨,其用
享孝于皇神祖考,于
好朋友。用寿,介永
命,其万年永宝用。
大意是:杜伯自做此宝盨,用来祭奠死去的父祖与朋友的光辉神灵,用来祈求长寿,万年永宝用。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458.JPG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3.GIF
比盨
高14cm,宽38.9cm,重4.58kg
盨呈长形圆角,敛口,二兽首耳,圈足下有四短足,短足上端雕饰兽头。口下饰重环纹带,腹饰瓦棱纹。
盨内底有铭文12行139字:
唯王二十又五年七月辰在□□,(王在)
永师田宫。令小臣成友逆(里尹)□、
内史无(音基)、大史(音兴)。曰:“章厥(音会)
夫吒(音隔)比田,其邑(音庚)、(音缀)、(音祖)。復
友比其田,其邑復愬、言二邑。
俾比復小宫吒比田,其
邑(音及)(音及)句商(同儿)、雠(音栽)。復
限余比田,其邑競、懋、甲
三邑,州、瀘二邑。凡復友復付
比田十又三邑。”厥佑比膳夫克。
比作朕皇祖丁公,文考惠公。
盨。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81.GIF
(音香)
大意为:在周王二十五年七月的某一天,王在永地的师田宫。命小臣成友去迎接里尹某、内史无、大史来到师田宫。王说:“将夫吒与比的田分开,涉及的邑里是、、三邑。返还与比接壤的田,涉及须返还的邑里是愬、言二邑。使小宫吒返还比田,涉及的邑里是和句商儿、雠。返还限余一带的比田,涉及的邑里是竞、懋、甲三邑,州、泸二邑。共计返还接壤的田和另外付予的田十三个邑。”辅助比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73.GIF
去接受王的宣判的佑者是膳夫克。比做我光荣的祖父丁公、有文彩的父亲惠公的盨。他的后代子孙永远宝用这件盨。“
http://xuanet.oicp.net/BBS/PHOTO/0611021/0081.GIF
”是比家族的名号。
比盨铭文反映了西周晚期土地领属关系发生的变化,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6/2873.JPG
师克盨
高21cm,宽37.5cm
盨长方形,敛口,圆角,双兽耳,圈足。有盖,盖上有4个呈矩形的短足。盖沿与器颈各饰窃曲纹一道,盖上与器腹饰瓦棱纹,盖之矩足上饰夔纹。
盨盖与器有对铭,14行148字:
王若曰:“师克,丕显文武膺
受大命,匍有四方。则唯
乃先祖考有爵于周邦,干
害王身,作爪牙。”王曰:“克,余
唯巠乃先祖考,克臣先王。
昔余既命汝,今余唯申京乃
命,命汝更乃祖考,左右虎
臣。赐汝秬鬯一卣;赤、五黄,
赤舃、牙;驹车,,朱鞹、
鞃靳,虎(),熏裏,画轉、画,金
甬,朱旂,马四匹、攸勒;素钺。敬
夙夕勿废朕命。”克敢对
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旅盨。
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为:代宣王命说:“师克,伟大的文王、武王当受天之大命,成为四方之主。过去你的祖父、父亲有功劳于周王国,保卫王的安全,作王的爪牙之士。”王说:“克,我很看重你的先祖和父亲,因为他们都能尽臣道于先王。过去我曾任命过你,现在我重申前命,并加高对你的任命。命你在继承你父祖职位的同时,还兼管王的近卫部队左右两虎臣部。赐你一卣,用于盛祭祀的浸过香草的酒。赐官服一套:大红色的围裙和相配的五条饰带,大红色的鞋子和用象牙做的鞋绊。赐驹车一辆:车厢上的铜饰件,皮朱鞹、鞃靳,虎皮的盖布,黑色的衬里,车轴上绘有图案的铜饰件画轉砖、画,轴端的铜包头,大红色的旗子,四匹马和马头上的皮笼头。赐一把没有纹饰的钺。你要日夜敬供你的职事,不可荒废了我对你的信任和任命。”克为答谢和宣扬周天子伟大厚重的美意,做了这件用于祭礼的盨,克的后人万年永远宝用此盨。
这件器铭的重要性在于它较完整地记录了一篇册命辞的内容,所记述的任命和赏赐物均较详细。在册命辞中的赏赐物多带有象征意义,如赐香酒表明赐予祭祀的权力,赐钺则表明赐予生杀大权等。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9/9235.JPG
叔上匜
高16.8cm,宽28.6cm,重1.86kg
此匜宽流,曲口,鋬作夔龙形,口衔匜沿作探水状。器腹饰兽带纹。匜的前两足上部饰兽首,后两足上部作兽尾形。
匜内底有铭文5行33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
乙巳,郑大内史
叔上作叔妘媵
匜。其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记在十二月第一个吉日乙巳这天,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做了这件陪嫁用的匜。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之。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9/4320.JPG
虢叔旅钟
通高65.4cm,銧距36cm,鼓距26.6cm,重34.6kg
此钟体呈合瓦形,桥形口,长乳,甬饰环带纹。
钟钲部有铭文4行,左鼓有铭文6行,共计91字。从钲部开始顺读:
虢叔旅曰:“丕显皇考惠叔
穆穆秉元明德,御于厥辟,得
纯亡愍。旅敢肇师型皇考
威仪,口御于天子。迺天子
多赐旅休。”旅对天
子鲁休扬,用作朕皇
考惠叔大林和钟。
皇考严上,異在下。
,降旅多福。旅其
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其大意是:虢叔旅说:“(我)伟大显赫光荣的去世的父亲惠叔,秉持美好光明的德行,服务于他的主人,得到好处不尽。旅以亡父的威仪为榜样,服务于天子。于是天子赐予旅更多的好处。”旅为报答和宣扬天子给予的众多好处,因此做了死去的父亲惠叔的大套编钟。光荣的父亲庄重的在天上,庇佑着下界的后代们。当编钟叮叮咚咚敲响的时候,就会给旅从天而降许多福气。旅的后代子孙,万年永远宝藏这些钟,用来祭享祖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