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发表于 2008-9-25 14:58

中国特色生活中称呼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貌称呼中有很多讲究,正因为讲究,也会出现些笑话。


(一)
日常同事、朋友间交往,比自己大的,一般称作是“老*”,比自己小的则称作是“小*”。比如老张、老李、小王、小刘等等。

某公司一漂亮MM,平时嘴巴特别甜,那些老呀小的,她分得很清楚,总是一见到谁,就用她嗲嗲的声音大声打招呼:“老张,你好。”“小李,你好”……, 很讨人喜欢。

有一天,分公司的一姓龚的老头来办事,该漂亮MM一见,同招呼其他人一样,有礼貌地大声说:“老龚,你来了?”

当场所以人,喝水的喷水,吃饭的喷饭,没吃啥的喷唾沫星子……



(二)

老李有事找小王,就打电话给小王。

电话接通后,老李听见了小王熟悉的声音,高兴地问:“你是小王吧?”

小王生气地说:“你才是王八呢!”



(三)

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大小官职。局长、处长、科长,到处是。同事,特别是下属,称呼这些官,一般都是在官职前加上这个官的姓,比如,张局长、李处长、王科长等等,如果是副职,一般副字是不说的。比如,张某是副处长,大家也是称呼他为张处长,不会不长眼睛地说什么张副处长。

某公司,有副总经理一名,姓郑,虽级别是副总经理级,但公司未配备正总经理,该副总主持工作,所有人都称呼其为“郑总”。

后总公司又安排了一位正总经理来全面主持工作,排位在原来的郑总之前。不巧的是,该正总经理姓傅。

下属们热情地迎接新领导的到来,并按惯例恭敬地称呼他为“傅总”。傅总听着包括郑总在内的下属们拍着马屁,刚开始还喜笑颜开,后来总是听到郑总什么什么,傅总什么什么,越听越不舒服,马脸拉得越来越长。总算有灵活的,看出了道道,立刻改口为“傅正总”和“郑副总”,然后所有的人赶紧跟着改口。

以后这公司里总是“正负”、“负正”的恭敬称呼不断,可怜了全公司一百多号人,称呼领导前脑子都要转三转,千万不能正负不分。




(四)

某单位,人数不多,总共就十来个,每个人的姓都不同,张、李、王、刘、何、史、蔡、文、范……。由于都不同姓,平时大家相互都亲切地只叫姓。


“ 张,把那份文件给我。”

“李,下班了,我们去喝两杯吧。”

“把刘叫过来,我们商量商量开会的事。”

……

一日,单位组织活动,一起唱歌跳舞。开始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嚷嚷了半天谁先唱,可都在互相推。老张一看冷场了,就指着年轻漂亮的史艳丽,对大家大声说:“把史拉出来,让她唱!”

全场爆汗!!!



(五)

还是上面那个单位。

一天中午,大家从食堂吃完午饭回办公室。老张随口关心了一下蔡美女:“蔡,吃过饭了?”

蔡:“嗯,吃过了。”

范在一边坏坏地说:“张,蔡美女吃了我的事你都知道?我还吃了菜呢。”

其他男同事全都坏坏地起哄:“我们也吃了菜了,啊哈哈…”


蔡暴汗……,暴打众狼。




(六)
某学术研讨会,到场的都是颇有学问的教授级人物。按会议安排,需请教授们逐个上台发言。主持人反应还算快,什么环境就幽什么默,当天所有的教授他都管人家叫“*子”。

“下面请孟子上来说话…….”

“下面请孔子上来给大家讲讲……”

“下一位,是庄子,大家欢迎……”

会议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轮到文教授了,“有请文子……”

文教授心中很窝火:“蚊子上厕所去了。”

“哦,那就请麻子上台。”

麻教授生气地回答:“麻子有事,回去了。”

“孙子呢?孙子在不?”

孙教授忍无可忍:“孙子不在,爷爷在!”


(七)

日常中大家打招呼,不少人会这样说:“**,你好!”、“**,你吃了吗?”、“**,忙吗?”

甲单位小李,和乙单位老刘,通过多次电话,在电话里已经很熟了。

某日,小李到老刘单位办事,顺便拜访老刘。

小李看见老刘,热情地大声打招呼:“你就是老刘?忙吗?”

由于语速快,整句话就成了:“你就是老刘忙吗?”

心肝寶貝 发表于 2008-9-29 10:56

:lol :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特色生活中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