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梦 好像鬼片啊
有看的么青蛇似的妖气诡异得背景音乐水上漂似的来来无影去无踪走路方法太像一部鬼片了 看的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啊 。。。。。。。。。。。。。。。。。。。。我真难过了妆容,走路什么的,都可以容忍,毕竟可以说是李少红风格。 你旁白和老太太一样整个一张震讲故事啊 红雷梦都没听说?小学咋上的- - 已经开始播了么{:4_167:} 家里电视只能收4个台还没捣鼓呢 看了都这个评价捏,很纳闷 很多人不适应导演的风格所以评价都差不多,这也没办法。我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就是旁白受不了,这叫遵从原著的话有点想吐血
很经典的是有人评价说“那么多不必要的旁白,难道导演还要照顾听收音机的朋友吗?" 原帖由 颓废~momo~ 于 2010-6-29 16:02 发表 http://www.actc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已经开始播了么{:4_167:} 家里电视只能收4个台还没捣鼓呢
皮皮狗上看的,第八集了, 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 一个个棋子脸。 原帖由 颓废~momo~ 于 2010-6-29 16:02 发表 http://www.actc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已经开始播了么{:4_167:} 家里电视只能收4个台还没捣鼓呢
同。。。。。 听说里边不都是美女吗 一个个发型和唱戏的似的.
还是87版的好看些. 年少不看红楼梦,我才17岁,现在看还早 年复一年,始终17,真好.{:4_165:} 原来旁白多得那么夸张啊,那我还是不搞我的电视了,弄个收音机来听好了 俺还寻思下午去交上312去听听旁白,看看鬼片来。哎。又纠结了。。。:( 陈晓旭版本的红楼梦,林黛玉像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新版红楼梦的林黛玉,像从天上人间来的 mop 黛玉的妆容。。{:4_203:} 画皮? 网上看到的 说的很带劲:
朋友们,喜欢看恐怖片吗?隆重推荐今年以来最好的一部国产恐怖片:新版红楼梦。
这是一部可媲美《猛鬼街》的恐怖大片。第一集开场不久,甄士隐在屋中打瞌睡,阴暗的光线,绰约的鬼影,还有那凄凉生哀的不时来几声惨叫的背景音乐,直接告诉观众,你们看的不是红楼梦,而是红楼梦鬼。宝玉挨打后做梦的那段,则将鬼片风格营造到极致。幽暗光影中,琪官突然闪现,活像一个皮影,木立在宝玉床前;不远处,投井而死的金钏儿独立角落,脸部轮廓模糊不清。她俩用标准的冤魂口音对宝玉说着话,很像《驱魔人》中的镜头,而且是双倍的。
这是一部让你忍不住想打导演的恐怖片。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在新版中却由一个满脸婴儿肥的小胖妞饰演,以后吐血都不知道要吐多少口才死得了。她那肿胀的鱼泡眼,更为角色增添了几分悲剧色彩。早熟的风流公子贾宝玉,在新版中变成了小正太,说话都还带着奶香,叫跟他有床上戏的袭人情何以堪!响快泼辣的凤姐,扮相却软弱做作,完全没有气势,不像琏二奶奶,更像一个二奶。主角之外,配角也相当不靠谱。刘姥姥在87版红楼梦中多么传神出彩,新版中却由一个胖大老妪饰演,我目测了一下,体重至少有150斤。一个贫穷人家的乡村太婆,吃啥能长这么胖大啊?顿顿都吃美好火腿肠吗?
金陵十二钗清一色的黄瓜头也着实令人发指,演员的嫩与矫情则比黄瓜头更让人难受。有网友评论说,87版红楼梦与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都让观众惊为天人:一个来自天上,一个来自天上人间。也有网友反对此种说法,新版演员哪里比得上天上人间的员工,不能这样侮辱咱们中国足球队的审美品味!
这还是一部让人想按快进的恐怖片。节奏慢到令人发指,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纯写实拍法,走过长长的廊,重重的门,说着絮叨的话,一下子二十分钟不见了,刘姥姥还在路上。这是老年人自拍夕阳红的DV实录呢?还是投资过亿的精装大片啊?还有一场戏是宝玉被秦可卿带着去午睡,打开一扇门、两扇门、三扇门,点一个香炉、两个香炉、三个香炉……这前奏比日本爱情动作片还长。诡异的是,导演似乎也知道节奏太慢,因此频频使用快放镜头,譬如前面说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走着走着就哧溜一下加速,然后又恢复正常,感觉刘姥姥一下子就变成了花样滑冰的女子单打冠军。另外,新版中的旁白多到呜呜祖拉的地步,导演似乎是拍纪录片出身,不用旁白就没法叙事。可这样拍下去,跟汉王电子书朗读器有什么区别呢?
不用再举细节了,道具、布景、人物、对白、情节、配乐等方方面面,新版红楼梦可说是中了十面埋伏,全盘败给87版红楼梦。甚至用“败”字都是在侮辱87版红楼梦,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作品。如果说旧版是经典的话,那么新版就是静电——静静地放着,冷不丁就电你一下,劈得你外焦里嫩。
我想,87版的红楼梦是无法复制了,因为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无法复制。在那个时代,从导演到演员,甚至只是一个剧务,都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精彩。他们对红楼梦这部戏不但有敬畏,而且有深情。不要说主角,就连配角都入戏太深。主角譬如林黛玉的饰演者,配角譬如晴雯的饰演者,她们都是在用生命演戏。尼采说,爱一切血写的文字。我们说,爱一切用生命演绎的戏。现在,理想主义被功利砍掉,用生命演戏早成陈迹。我们怎能指望,一部用钱堆出来的戏,一部酷爱低劣炒作的戏,一部充斥着猥琐潜规则的戏,能够变成新的经典?它甚至都不可能精致。逝者如斯,经典不可复制;我们能享有的,也许注定只有回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