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三千二百部经典中,以这部「般若心经」最为有名。
「般若心经」之原本,乃是以古印度语(梵语)写成,唐三藏法师玄奘之译本完成大约在西元六四九年左右,有趣的是当时梵文之「般若心经」,如今在尼泊尔及印度已失传,却保存在日本的法隆寺。
摩诃般若婆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羯谛羯谛 波罗羯谛 波罗僧羯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心经」乃佛教圣典深受中国,日本佛教徒所喜爱,此经并不长,总共二六二字,和基教圣经及可兰经比起来,乃是非常短的一部经,但是此经却将宇宙的真理,人生哲学都浓缩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