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9|回复: 1

九成印度人想来生再做印度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总觉得印度比我国落后,不如我们。但最近看了一份材料,大出乎意外,不是印度不如我们,而是我们确有不少不如印度的地方,比如国人有切肤之痛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新三座大山印度就不存在。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人说她的贫富悬殊之大,也是世界之最,1400万人口的孟买竟有770万人住在贫民窟,比例高达55﹪。目前仍有1/3的国民生活在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以下。还残存着落后的种姓制度。但据《印度时报》今年4月公布的一份民调报告说,如有来生,将近90﹪的印度人还想继续做印度人。不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不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不论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这是为什么?大致有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四大因素:

                                          (一)
——政治因素。印度属比较成熟的民主自由国家,政治上人人平等。一人一票的选举权和言论自由是这种平等的根本保证。普通公民都有在政治上上升的计会。残疾人可以当礼宾官,去机场迎接外国使者,原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袁南生在2004年12月赴任时,代表印度官方到机场迎接他的礼宾官迪尔先生就是走路一拐一拐的残疾人。印度法律规定,有多少残疾人,就必须在公务员中为他们保留相应比例的名额。社会普遍轻权势,僧侣地位高于国家领导人,公务员无特权。官员坐车不分级别档次,一律坐同一种车。官民比例为:1:92,警察和交警很少,行政成本低,纳税人负担轻。更重要的是,这表明整个社会重视人的尊严和公民自主权,不需要过多被管治。正是这种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和权利大于权力的制度构成了印度人尤其是穷人愿意永久生活在这块国土的心理基础。

                                           (二)
——经济因素。正是权利平等,权力不敢藐视权利,迫使权力向弱势群体倾斜,政府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政府不向农民征税和收费。只有年收入在10万卢比以上者才纳税,全国10亿多人口只有3﹪的人口需要交税。土地归农民所有,任何人不得随意侵占。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土地,必须与所有者平等协商,满足其要求后才能征用。政府、开发商在城市和农村占用和拆迁私人房产,必须先协商并按合同为被拆迁者盖好新房后才能拆房。

政府通过公立医院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不存在穷人有病治不了的情况。

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很高,远远超过我国,2012年将达6﹪。印度的学费低,高等教育更发达,规模为世界第三,穷人都上得起大学。知名学府尼赫鲁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仅为200卢比,即不到5美元。

政府帮助穷人解决住房问题,舍得花钱。除法律规定,占公地自盖简易房屋住满30年地基归建房者所有外,政府还为穷人提供大批低价房。

除这些帮助和优惠外,还有许多其它名目的关照。从这些普遍低价、免费和政府补助来看,印度虽有1/3的人口每天挣不到1美元,但他们还是能生活下去,不至于饿死、冻死、病死和无缘公共娱乐活动等,而且存在各种上升的几会。这也是多数印度人愿意永做印度人的重要原因。

                                          (三)
——社会因素。印度社会虽然贫富悬殊很大,整体上却较为和谐。首先,富人不傲视穷人,乐于行善,主动施舍,已形成一种慈善文化。如印度最大的私人财团“塔塔集团”形成慈善事业赞助机制,其控股公司“塔塔之子有限公司”赢利的65﹪进入慈善基金。印度首富普莱姆基一人就赞助开办了100所学校。2003年撒哈拉集团董事长罗易的长子举行婚礼时,同时为101对无钱办婚礼的新人举办了婚礼,并赠送他们20万卢比的支票。
尊重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选择。从政府到社会都容忍贫民窟的存在,容忍摆摊谋生和乞讨等行为。孟买市的达拉维贫民窟是该市经济活动中心,1.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挤地居住着100万人口,年经济增长率达6﹪。居民几乎每个人都有工作,有的甚至不止一份。人均月收入80美元。30年后,其住所土地归居者所有,市中心最昂贵的土地成了他们难得的财产。摆摊、乞讨在某些时间和地段自然有碍观瞻和某些活动,但政府从不强力驱赶,而是和平妥善安排。
谁都懂得,作为社会人,除了有自由发展机会外,还需要有绝对安全感,不受歧视,拥有愉快感、幸福感。中国有句俗话:“穷也要穷得有面子,有乐趣。”印度的穷人基本可以实现这些目标,所以绝大多数印度人愿意永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四)

——宗教文化因素。印度人82.7﹪为印度教徒,11﹪左右为穆斯林。宗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印度人“非分”的物欲追求,使他们“知足常乐”。不论贫富,他们的快乐指数都非常高。在一项调查中,首都新德里GDP排名第108位,居民幸福指数却排名第4位。印度教徒视所有动植物为神的化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形成了保护动植物的良好风俗,因此环保事业也能顺利推进。
印度的传统哲学思想主张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轮回。这又是印度人能够坚持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基础。印度的传统文化是苦感文化,认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华,离神就越近,来世也就越幸福。印度文化还主张发扬个性,强调存异。正是这些文化特质使得印度包容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冲突与矛盾后,仍能平和安静,充满人性。(袁南生语)
不难看出,印度的这种宗教信仰、传统哲学思想和苦感文化是促进印度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思想和心理条件。反过来,这样的和谐社会又成了人们想来生再做印度人的一块磁铁。
以上这四大因素基本上满足了印度各阶层不同程度人群的最低生存和发展要求:富人可以充分发展,而其对穷人和社会的善行又受到尊重和鼓励;中产阶层更可自由充分地发展,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相应支持和鼓励;广大穷人更有政府权力倾斜,全方位的帮助和照顾,所以皆大满意。这些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第一因素,即政治权利的平等,每人一票的选举权。只有它才能确保占大多数的穷人不被权力和资本的联合力量所压倒和吞没。只有权力受广大穷人的制约,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因为富人和权力不是天生地同情和援助弱者,而是相反。

(<杂文报>张镇强)
1.JPG
2.JPG
3.JPG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7-12-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肉串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4-11-15 06:09 , Processed in 0.06477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