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年底,国民党元老居正先生的孙女、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专家、哈佛大学博士居蜜女士专程从美国华盛顿飞到上海,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200余件居正先生生前所写的讲演稿、诗稿、题词、日记,收藏的友朋私函公牍和遗留在台湾的海外文史资料无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在此之前,居蜜女士已先后向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及上海图书馆捐献过两批珍贵文物。
居正先生字觉生,号梅川,湖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辛亥革命,亲历武昌起义、反袁护法等许多历史事件,并先后在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中担任党政要员,1951年在台湾去世。
1913年孙中山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合影
2004年年底,国民党元老居正先生的孙女、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专家、哈佛大学博士居蜜女士专程从美国华盛顿飞到上海,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200余件居正先生生前所写的讲演稿、诗稿、题词、日记,收藏的友朋私函公牍和遗留在台湾的海外文史资料无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中国文耸指骞荨薄T诖酥埃用叟恳严群笙蚰暇┲泄凡┪锕菁吧虾M际楣菥柘坠脚涔笪奈铩?lt;br> 居正先生字觉生,号梅川,湖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辛亥革命,亲历武昌起义、反袁护法等许多历史事件,并先后在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中担任党政要员,1951年在台湾去世。
1911年12月29日 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004年5月,居密女士就曾陪伴其母居徐萱(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寿(无锡人)的后裔,居正先生的儿媳)、居氏家属和好友,以及原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等近20人专程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前往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参加居正文献捐赠展开幕式。他们捐赠的文献共计300余件,时间跨度达50余年,包括大量居正生前的历史原照、演讲原稿、创作的诗词原稿和日记,以及居正与民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往来的信函100余封。过去要查这些资料比较困难。像孙科、张学良等人的资料,都被其家属捐给了欧美等国的有关机构,沧海难觅。
这些文献为海内外学者和读者研究辛亥革命史、中华民国史和近代法制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史学价值。
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形势下,有洋主子撑腰的狗腿子呲牙咧嘴,“台独势力”的抬头使得台湾当局漠视冷落有关国民党的历史文献文物,他们在台湾一方面公开打出“台湾独立”的旗子,在外交、教育、文化等领域大造“台湾本土化”的舆论,否认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脉联系。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在政治上和组织上极力排斥主张两岸统一的异己力量,致使一大批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及其家属后代感到深深失望、不安和愤慨。
50年代蒋介石参观军事演习
蒋介石戴着墨镜,手托着脸腮,展露笑容,颇有几许春风得意;尽管这十年间,台湾海峡仍持续爆发零星的海空战事,但全面战肇的可能性逐渐降低,台湾社会也呈现平稳的发展,国民党开始把更多的资源转向经济发展,“反政大陆”成为纯粹的政治口号。由事后公开的照片看来,此时的蒋介石有许多的闲暇时间与家人共处,这是过去在大陆时期所没有的。或许,这是他笑容里的秘密。
蒋介石夫妇与尼克松夫妇
1956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张群(右)陪同蒋介石夫妇接待。从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张群即掌握对外工作的实权,尤其是当时十分重要的对日关系。1935年张群任国府外交部长时,对日本采取较强硬的主场,并在随后8年抗战中,对日本与汪伪政府积极斗争。
蒋介石接见伊朗国王
1958年,伊朗国王巴勒维访台,巴勒维政权为传统世俗皇权,以铁笸持喂遥⒋罅恳鞣降牡纳桃怠⒔逃胛幕乱担杆偻贫业南执T诿拦颉胺垂补摇钡氖贝屠瘴胩ㄍ宓本值墓叵挡淮恚还屠瘴砸晾实耐持巫詈笕闯晌怀≡帜眩持沃慌嘌松偈那仔挪品В匚褡橹娜ㄒ嘁鹬斗肿拥呐昊鳎乇鹗强焖俚奈骰挪揭⒈J丶そ屏Φ姆吹詈?979年伊朗爆发革命,巴勒维家族流亡海外,不过取而代之的并非现代民主政体,而是什叶派领袖何梅尼领导的原教旨革命政权。
1956年,蒋介石、陈诚面见美国参议员哈瑞斯等人
五十年代,受到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亲密异常,美国不仅在台湾有大批驻军,许多国会议员、军事将领、教育、文化、体育乃至娱乐团体等等亦络绎不绝地来台,对台湾的社会文化影响至钜。
陈诚等国民党要员随蒋介石赴西安
1936年底,“西安事变”前夕,陈诚等国民党要员随蒋介石赴西安,准备进行第五次围剿的最后攻击。"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员遭东北军扣留,幽禁于西安全家巷仁寿里五号,俟事件落幕后,被扣大员等合影留念。前排右为陈诚。
陈诚接待伊朗国王巴勒维
1958年,陈诚接待伊朗国王巴勒维,由于身为副元首,陈诚也身负主要的对外工作,接待重要的外宾,如约旦国王胡笙、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南越总统吴廷琰等人,1961年陈诚应邀赴美,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副总统詹森会面,为陈诚生平最重要的外交之旅。
陈诚与香港导演李汉祥
1963年,陈诚与来访的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汉祥笑谈,早期港台的电影人才多来自上海,李汉祥以拍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一时,其主题曲传遍大街小巷。
1965年陈诚病逝于台北
1965年,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图为蒋介石手挽「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夺我元辅岂无天乎,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奋斗关头,那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口气几分悲凉,这里的“光复”指的是“光复大陆”,其实岂只是“最后奋斗关头”,而是“相去甚远”。平心而论,蒋介石、陈诚这批最早的黄埔军校师生,半生戎马,绕了大半个中国,最后葬身宝岛,多少有几分感伤!
1955年,何应钦将军与同僚打侨牌自娱。
他穿著正式,颈上系着领花,刚出席完一场婚宴回来,生活相当悠闲。何应钦,贵州人,生于1889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黄埔军校成立时,何应钦被蒋介石任命为少将总教官,长期追随蒋,成为国民党军界元老。抗日战争胜利后,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在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留下历史性的镜头。1949年何应钦来台以后,退出权力圈,挂着“总统府战略顾问”等空衔,运用在日本的一些老关系从事对日交活动等等,故经常悠然自得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