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1|回复: 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浮世微尘 于 2011-5-1 01:18 编辑 ]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贼将李怀忠过城下,巡问:“君事胡几何?”曰:“二期。”巡曰:“君祖、父官乎?”曰:“然。”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从贼,关弓与我确?”怀忠曰:“不然,我昔为将,数死战,竟殁贼,此殆天也。”巡曰:“自古悖逆终夷灭,一日事平,君父母妻子并诛,何忍为此?”怀忠掩涕去,俄率其党数十人降。巡前后说降贼将甚多,皆得其死力。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遣布数千端。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巡复遣如临淮告急,引精骑三十冒围出,贼万众遮之,霁云左右射,皆披靡。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霁云壮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卒不食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图,矢著砖,曰:“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方大雾,巡闻战声,曰:“此霁云等声也。”乃启门,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

【当时,唐军方面有许叔冀在谯郡,贺兰进明在临淮,都坐视不救。张巡派南霁云向许叔冀求救,许叔冀拒绝出兵。南霁云暴怒之下,要与许叔冀决一死战,许叔冀心有愧疚,不敢回应。张巡又派南霁云等三十人突围去临淮,向贺兰进明请求援兵。数万叛军上前拦截南霁云,南霁云武功高强,箭术出众,他左右开弓,仅损失了两名随从便冲出重围。贺兰进明与张巡一样,也是进士出身。当南霁云向他再三恳求时,他不为所动,心如铁石,“睢阳陷落是迟早的事情,救也无益”,南霁云向他说明,“睢阳和临淮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睢阳现在应该还没有陷落,请大夫出兵相助,如果兵到时睢阳不存,我当以死相谢”,贺兰进明就是不肯答应。贺兰进明见南霁云是个难得的人才,想要收为己用,于是,设置了丰盛的酒宴招待南霁云。酒宴上,丝竹悦耳,歌舞曼妙,南霁云看出了贺兰进明的用意,忍不住泪如雨下,“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半年,妇人老幼,相食殆尽,想当初,城中尚有数万人口,现在侥幸存活下来的,不过数千,我冒死突围,而大夫忍心不救,这岂是忠臣义士所当为?想想睢阳城里的弟兄,这些山珍海味我哪里吃得下去,主将交给我的任务我没能完成,现在留下一指示信,回报主将”,他斩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愤然离去,满座惊诧,众人无不为之泪下。南霁云出城之后,抽箭射向佛寺浮图的墙壁,箭头深入砖内,他立下誓言,“等我破贼之后,必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表达我的决心”。南霁云路过真源的时候,真源令李贲赠送马匹上百,路过宁陵的时候,接收了当地步骑三千余人,回到睢阳城的时候,叛军集中兵力,全力拦截,唐军入城之际,仅剩千余人。城中将士得知救兵未至,待援无望,忍不住相持而泣。】


    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众不能仰视。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巡骂曰:“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子琦服其节,将释之。或曰:“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乃以刃胁降,巡不屈。又降霁云,未应。巡呼曰:“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亦不肯降。乃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公元757年11月24日,睢阳城终于沦陷了,城破之际,张巡向西跪拜,“为臣已竭尽全力,却无法保全孤城,此生不能报答陛下,化为厉鬼也要与叛军为敌”,士兵们痛哭流涕,不能仰视。叛军入城了,张巡、许远都被敌人俘虏。部下见到张巡,情绪激动,张巡安慰大家,“诸位不要惊慌,生死有命,既来之,则安之”。尹子奇问张巡道,“听说张公督战时,大声喝骂我等,眼角瞪裂血流满面,嘴里的牙齿都咬碎了,何必这样子呢?”,张巡回答“我只想把你们这些逆贼都生吞活剥了!!”,尹子奇找人撬开张巡的嘴巴,里面的牙齿果然只剩下三、四颗。张巡又骂道:“我为君父死节,死得其所,你攀附逆贼,猪狗不如,岂能长久。”尹子奇佩服张巡的为臣之节,打算将其释放,叛军中一片反对声,“张巡忠心似铁,肯定不能为我所用,他深得军心,留下他将是心腹大患。”于是,尹子奇逼迫张巡投降,张巡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严词予以拒绝。尹子奇也很欣赏南霁云,又劝说南霁云投降叛军,南霁云没有作声。张巡以为南霁云意志动摇,忍不住当头棒喝,“南八!男子汉大丈夫,死就死了,不可为不义所屈服!!”南霁云笑着回答:“本想投降后再找机会杀贼,公既有言,敢不从命。”遂不肯投降,就在当日,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皆被杀。】巡年四十九。初,子琦议生致五人庆绪所,或曰:“用兵拒守者,巡也。”乃送远洛阳,至偃师,亦以不屈死。巨之走临淮,巡有姊嫁陆氏,遮王劝勿行,不纳,赐百缣,弗受,为巡补缝行间,军中号“陆家姑”,先巡被害。

    巡长七尺,须髯每怒尽张。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为文章不立稿。守睢阳,士卒居人,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更潮及子琦,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 【张巡身高七尺,须髯长得如同神像一般,每当发怒会须髯尽张。他记忆力超群,阅读书籍不超过三遍,便牢牢记住,终身不忘;与人见一面,问过姓名,就能牢牢记住对方的名字。张巡文才出众,聪悟过人,写文章从不打稿。与叛军大小四百余战,斩将官三百多人,杀死叛军俞十万人】其用兵未尝依古法,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或问之,答曰:“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其械甲取之于敌,未尝自脩。每战,不亲临行阵,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谓曰:“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士感其诚,皆一当百。待人封锁所疑,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塞暑,虽厮养,必整衣见之,下争致死力,故能以少击众,未尝败。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

    始,肃宗诏中书侍郎张镐代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掎角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东京。镐命中书舍人萧昕诔其行。时议者或谓: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于是张澹、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樊晁、硃巨川、李翰咸谓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翰等皆有名士,由是天下无异言。天子下诏,赠巡扬州大都督,远荆州大都督,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睢阳、雍丘赐徭税三年。巡子亚夫拜金吾大将军,远子玖婺州司马。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德宗差次至德以来将相功效尤著者,以颜杲卿、袁履谦、卢弈及巡、远、霁云为上。又赠姚訚潞州大都督,官一子。贞元中,复官巡它子去疾、远子岘。赠巡妻申国夫人,赐帛百。自是讫僖宗,求忠臣后,无不及三人者。大中时,图巡、远、霁云像于凌烟阁。睢阳至今祠享,号“双庙”云。

    许远者,右相敬宗曾孙。宽厚长者,明吏治。初客河西,章仇兼琼辟署剑南府,欲以子妻之,固辞。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更赦还。会禄山反,或荐远于玄宗,召拜睢阳太守。远与巡同年生而长,故巡呼为兄。

    大历中,巡子去疾上书曰:“孽胡南侵,父巡与睢阳太守远各守一面。城陷,贼所入自远分。尹子琦分郡部曲各一方,巡及将校三十余皆割心剖肌,惨毒备尽,而远与麾下无伤。巡临命叹曰:‘嗟乎,人有可恨者!’贼曰:‘公恨我乎?’答曰:‘恨远心不可得,误国家事,若死有知,当不赦于地下。’故远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诏下尚书省,使去疾与许岘及百官议。皆以去疾证状最明者,城陷而远独生也。且远本守睢阳,凡屠城以生致主将为功,则远后巡死不足惑。若曰后死者与贼,其先巡死者谓巡当叛,可乎?当此时去疾尚幼,事未详知。且艰难以来,忠烈未有先二人者,事载简书,若日星不可妄轻重。议乃罢。然议者纷纭不齐。

      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其言曰:“二人者,守死成名,先后异耳。二家子弟材下,不能通知其父志,使世疑远畏死而服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地,食其所爱之肉,抗不降乎?且见援不至,人相食而犹守,虽其愚亦知必死矣,然远之不畏死甚明。”又言:“城陷自所守,此与儿童之见无异。且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今从而尤之,亦不达于理矣。”愈于褒贬尤慎,故著之。

    南霁云者,魏州顿丘人。少微贱,为人操舟。禄山反,钜野尉张沼起兵讨贼,拔以为将。尚衡击汴州贼李廷望,以为先锋。遣至睢阳,与张巡计事。退谓人曰:“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遂留巡所。巡固劝归,不去。衡赍金帛迎,霁云谢不受,乃事巡,巡厚加礼。始被围,筑台募万死一生者,数日无敢应。俄有喑鸣而来者,乃霁云也。巡对泣下。霁云善骑射,见贼百步内乃发,无不应弦毙。 【南霁云(公元712----756年)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奇功。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子承嗣,历涪州刺史。刘辟叛,以无备谪永州。

       雷万春者,不详所来,事巡为偏将。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城上与潮语,伏弩发六矢著面,万春不动。潮疑刻木人,谍得其实,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知君之令严矣。”潮壁雍丘北,谋袭襄邑、宁陵。巡使万春引骑四百压潮,先为贼所包。巡突其围,大破贼,潮遁去。

    万春将兵,方略不及霁云,而强毅用命。每战,巡任之与霁云钧。

    姚訚者,开元宰相崇从孙。父弇,楚州刺史。訚性豪荡,好饮谑,善丝竹。历寿安尉。素善巡,及为城父令,遂同守睢阳。累加东平太守。

    巡之遣霁云、万春败贼于宁陵也,别将二十有五:石承平、李辞、陆元锽、硃珪、宋若虚、杨振威、耿庆礼、马日升、张惟清、廉坦、张重、孙景趋、赵连城、王森、乔绍俊、张恭默、祝忠、李嘉隐、翟良辅、孙廷皎、冯颜,其后皆死巡难,四人逸其姓名。

     赞曰:张巡、许远,可谓烈丈夫矣。以疲卒数万,婴孤墉,抗方张不制之虏,鲠其喉牙,使不得搏食东南,牵掣首尾,豗溃梁、宋间。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巡先死不为遽,远后死不国屈。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天以完节付二人,畀名无穷,不待留生而后显也。 【张巡死后三天,援兵就到了。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星夜驰援睢阳,若早三天抵达,睢阳就可以保住,可惜,天妒英才,使贤者不能寿终正寝。愤怒的宰相将距离睢阳最近的,却不遵命出兵的谯郡太守闾丘晓杖毙。仅仅10天后,郭子仪便收复了长安。张巡时运不济,只能充当这个悲情的英雄了。】惟宋三叶,章圣皇帝东巡,过其庙,留驾裴回,咨巡等雄挺,尽节异代,著金石刻,赞明厥忠。与夷、齐饿踣西山,孔子称仁,何以异云。

[ 本帖最后由 浮世微尘 于 2010-4-9 00:20 编辑 ]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巡(709-757) 唐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第三名.

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县令.政绩卓著,但未夤缘权相杨国忠,仅平调为亳州(今安徽)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到任惩滑吏治豪强卫弱民,政声播天下.

安禄山之乱时,拒绝任伪燕王国的郡长史(副太守)而以大唐县令起兵抗敌.

后收复大运河南岸第一重镇雍邱(时开封城已沦陷)并成功阻止叛军沿汴渠大运河南下.

后因战局变化而移守另一重镇宁陵.

其间以千余人马屡破强敌.

在宁陵县沙隋村,大唐王国兖东经略使张巡与大唐睢阳防御使许远、县令姚誾合兵,以张巡部猛将南霁云、雷万春、莫英、覃国良为先锋,力歼安禄山大将杨朝宗二万入寇精锐。此战,杀得敌尸枕籍,汴渠大运河为之不流。此战,极大地挫伤了安禄山南下的信心。此战,让敌我真正认识了张巡及张巡部队。

以此大功,唐玄宗授予张巡等人高官。唐肃宗钦封张巡职任大唐王国礼部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仍兼主持雍丘、宁陵等汴渠大运河沿岸重镇及兖州以东等地的军政.

后应濉阳太守许远请援,与其合兵濉阳城共同防守.被许远及众官兵推为守城主帅.张巡把雍、宁、睢三地将士编训成睢阳城防兵团。

麾下主要战将有:县令姚誾、将军南霁云、雷万春、覃国良、莫英、翟良辅、李嘉隐、乔绍俊、杨振威、李辞、宋若虚、陆元鍠、石承平、王森、赵连城、朱珪、张汴、耿庆礼等28别将;还有睢阳郡司马总兵官田秀荣(后投敌被张巡镇压)及降将李怀忠等.

濉阳兵团,以不足一万的军马悬城孤守,屡败伪燕王国大帅尹子奇的十几万后援充分的雄兵猛将.

守军孤立无援却几乎每战必胜.消耗并牵制了伪燕王国近五分之二的兵力,极大地支持了其它战场的平叛.

闻守军功劳巨大,唐帝加授张巡御使中丞的极显赫官衔,后世称张巡为张中丞由此始.

农历十月,近处友军坐视不救,守军兵粮俱尽又饥病已极无力执刀枪御敌而城陷.

张巡坚拒尹子奇的劝降,与麾下南霁云、雷万春、覃国良等36将英勇就义.

张巡、许远等英雄守住濉阳城十个月,为大唐王国稳定内政和储备平叛的人力物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保住了江淮使其生灵免遭涂炭。

而江淮,又正是大唐王国稳内政平定叛乱所需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主要依靠.

守一城而捍天下,张巡等英烈可谓功昭日月.

唐肃宗封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公、东平郡王、忠烈大将军.

与许远号“双忠”,江淮等地官、民皆立庙祀之.

又与许远、姚訚、南霁云、雷万春、贾贲号六忠.

唐僖宗时,张巡、许远、南霁云的图像被挂上凌烟阁。

从元世祖始,张巡、许远配祀历代帝王庙。

至北、南宋时,张巡、许远等睢阳英烈开始成为广泛的民俗现象。

大清王国丑化汉英烈,在盛京慈仁寺供奉张巡为“青魈菩萨”,称张巡为收鬼厉王、瘟神、阎王判官。其塑像青面獠牙口衔巨蛇。大清王国的这一定位,基本上塑造了张巡在民间的形象。

民间奉张巡为代天巡狩、保仪尊王、尪公、运河大王、都天大帝。

这其中,以都天大帝最著名。

《玉匣记》载其为张英济王,生日是农历腊月初八。

台湾及海外华人奉其为张王爷;是与妈祖、关公平祀的民俗。


[ 本帖最后由 浮世微尘 于 2010-4-9 00:12 编辑 ]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巡字巡  的意思是 张巡姓张,巡只是他的字,虽然用一个字做为表字的人很少很少。反正我几乎是没有见过,不过就是如此。可能有些人天生就和别人不一样吧,张巡的原名已经无处可考,所以张巡这个名字是姓+表字,并不是真名。

也许正是因为用单字做表字的人几乎没有,才让大多数人(包括唐朝的人)认为这就是他的真名吧。

张巡的儿子名叫张亚夫(好名字,我不由得想起汉文帝时,平七国之乱的著名大将周亚夫),托他老爷子的光,十来岁就被封了金吾大将军。

我一直想知道,张巡的儿子是被张巡的手下突围救走了的,还是一直就隐匿长安,亦或跟随李隆基去的四川(这个不太可能,一个小小县令的儿子,没人当回事的)?又或者一直在老家?

如果要写小说的话,倾向于救走,且是破城之前被男主角救走...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10-4-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个人物也是很有好感和兴趣的
尽管历史只有成败,没有对错
可我始终认为老百姓的口碑比史书来的更可靠
即使他算不上一个英雄
至少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尽管他曾有过吃人这样现在看起来并不合乎常理的行为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的专业人士的评论...

假如我大学上的也是历史系,就不会在这里写这些了...

俗话说得好,半瓶子水咣当....

我就是那半瓶子水...呵呵...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10-4-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解张巡更多看的是五代后晋的刘昫所著的《旧唐书》
其实相对来说《新唐书》的可读性更强
毕竟它的编者是北宋的文学大家欧阳修、宋祁
但客观的说
由于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
它的表述相对《旧唐书》来说有些失实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旧唐书写的太短了,只介绍了梗概...

如果写那个,就好像一篇课堂文言文讲解一样读之无味了...

新唐书里面的张巡篇,是可以看出一些假来,就如我从小就怀疑的,雷万春面门中了六箭而不倒的事迹:

“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城上与潮语,伏弩发六矢著面,万春不动。潮疑刻木人,谍得其实,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知君之令严矣。"”

一个人脸再大也盛不下六只箭吧?何况那个状况还不死,就是妖怪了....

估计最多时身上中了两三箭....

类似此处的漏洞有很多,有的甚至有些传奇的味道了...不过就连我自己都经常让自己相信....这些都是史实....记住一个铮铮铁骨就好了,何必求细碎之处的真实?

脊梁和骨头,真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东西....

褒扬忠良,不吝词色甚至是夸张,肯定是有的,不过写给非专业人士看,就不必求太真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4-12-23 03:30 , Processed in 0.06198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