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09|回复: 43

胡说。。。。。。。。。 作者 胡不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有关这名字

      小胡没多少文化,偏偏起了个他自认为很文化的名字---胡不归。
      小胡一直想改名,老胡一直很不乐意,为此父子俩争吵了许多回。老胡认为胡建设这个名字起的很具时代意义,小胡则越长大越觉得这名儿没讲究,倍儿土。名字是小胡在家乡刚刚出生后起的,论辈儿正是“建”字辈,正当政府刚刚开始咋唬建设四化的时代,于是胡建设就应时而生了。
   
      老胡不同意,小胡偏又很倔强。一次小胡和老胡吵:“非要论辈儿是不是?那我不改名了,把中间的建字隐去好了,我以后就叫胡设。”
      胡设这名字当真也不算俗了,小胡一时间喜滋滋的。回到单位后他一看到那群人,心里就开始犯了嘀咕:胡设胡设,让这帮子人胡叫起来,岂不就成了----胡射?那我这一辈子还不知道因这名字被他们糗多少回呢。不妥不妥!
      老胡不管这事儿了,小胡反而为新名字犯了愁。
      一日,小胡自个儿散步走向郊外,直蹓跶到附近的农田里去了。泥土的味儿、牛粪的味儿、村民烧火做饭的味儿不知到底是什么刺激了他的神经,小胡脑中灵光一现,一个很文化的名儿就起好了--------胡不归!

      户藉警看着小胡嗤嗤的笑。
      “嘻嘻,你改的这名儿好玩,新鲜呢,啥意思呀?”
      小胡一脸严肃,摇头晃脑的说:“小孙,咋这么没文化呢?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记得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小孙和胡不归熟得很,平时就胡闹惯了。小孙一看他的表情又忍不住大笑:“哈哈,你有文化,和那小品一样,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啦!”
      两个人嘻笑一番后,胡不归这名儿就这么着改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东施效颦

     很久以前,有个叫西施的大美女,窈窕多姿,体弱多病,总是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走路。美女总是引领时尚的,那么,美女皱眉头捂胸口也就变得流行无比了。有个叫东施的姐妹,长得很丑,但是也喜欢时尚,就学了西施皱眉捂胸。人们纷纷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跑出来吓人就不对了。

    如果你是个美女,你可以无脑,尚可有人看。如果你是个丑女,那就千万不要无脑,因为如果你再无脑,就一无是处了。可见,有些事情是不能盲目模仿的。比如,想要皱眉头捂胸口,首先拥要有美女的资格。表象是任何人都可以模仿的,而内涵与资格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刘德华穿着脏兮兮的迷彩服那是个性,我等凡人若是如此穿着那就是捡垃圾的。(我向来尊重劳动人民,就事论事,毫无不尊之意)

     所以,有些东西不能盲目模仿,前几天去济南,看到路边有一家蛋糕房,货色不错,只是广告太搞笑——“为了您的生日,我们一直在努力”!自从飞利蒲努力了后,爱多,海尔,摩托罗拉,都跟着努力也罢了,蛋糕房跟着瞎起什么哄。为了人家的生日,你个卖蛋糕的,能捐卵子还是能捐精子?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流氓时代

      一日,蒙面到胡不归的辦公室。。。。

     胡不归略带点驚訝的表情:“咦?今天怎麽有空?好久不见你了。”

     蒙面神色有些憔悴:“唉,別提了,忙,沒時間啊!”

   胡不归用很文化,很低沉的語調说道:“時間,就像是乳沟,要挤,总是会有的``````”

     蒙面頓時瞪起了眼:“肏,你这傢夥,真流氓。”

   胡不归一脸坏笑:“靠,你这家伙才粗俗,口吐脏字。我这表達有問題么?不比魯迅那什麽海綿里的水要精彩有趣的多么?这也是有文化的一种體現嘛。”

   “哈哈,是是是,很有文化。”蒙面大笑:“这么说来,你和我一样,也没大有时间,倒是我隔壁办公室里那丰满的小刘妹妹时间富裕得很,似乎可以尽情挥霍了,哈哈。”

  “你这厮,相当淫荡,笑得这么色情。只怕那小刘再挥霍她的时间也挥霍不到你身上。嘿嘿。好久没和你扯蛋了,请坐请坐,咱好好扯扯流氓的文化,文化的流氓吧。”

     一听到流氓这字眼,蒙面脸上立即有了光彩。于是乎,蒙面和胡不归就小討論了一下有关文化的問題。

     不归似乎对當代的“文化”很有興趣,而蒙面则对文化相當不屑。

     他們说起了當代的“诗人”。胡不归以赵丽华詩人为例,大大的贬了一番當代诗人,说太多的当代诗相當扯蛋,简直就是不知所云。在韩寒的博客上,有人如此評價當代的诗人们,胡不归认为相当精彩:

        “吟一首诗
         不难
         难的是
         吟一輩子诗”

     蒙面这傢夥对诗是沒有什麽研究地,他主要是研究烟酒,另外他对比較火辣的字眼儿比较敏感。比如他就死缠着胡不归借看莫言的[丰乳肥臀]。胡不归一个劲的对他说,那书根本不情色,別看书名这么火爆刺激。当初胡不归对这书名也极感興趣,买此书时也琢磨了点那個啥啥啥。一看扉页上有莫大作家的聲明:谨以此书獻給母親。當時胡不归就想:人家莫言就是獨特就是大家啊,看了不少獻給母親的书,还真不曾见过用‘丰乳肥臀’这样的词儿向母親致敬的呢!

     既然蒙面非要看,胡不归小宰了他一顿饭后就借给他了,也好以后有个人交流交流这书吧。

     蒙面听了那评价诗人的话,一脸的困惑,说:“有什么精彩的,这不是一句很流行的话改了两词嘛。狗屁!”

     胡不归一脸的鄙視:“你理解力太差了。人家要真实表達的是这意思:

   淫一手湿
   不难
   难的是
   淫一被子湿”

     蒙面茅廁顿幵:“喔喔喔```原來如此!果然很文化,果然很含蓄,果然很朦朧。这人,贬的有水平。”

     看得出,蒙面被“文化”折服了。
     

     “越文化越流氓,这种说法看来是不假。我说小胡兄弟,你現在似乎越来越文化了``````。”

   胡不归嘻嘻一笑:“少来,你直说我流氓得了。”

   “哈哈,我不能侮辱流氓这个词。”蒙面相当不严肃。

   “嘿嘿,你糟蹋我吧就。我流氓不流氓不关事,其实这流氓还有其他的语义,不可一概而論地。朱大可先生有一篇妙文,便是論述‘流氓’的。平時我们所说的流氓,是在倫理上和道德上讲的。而朱大可从流氓这个语词的古老源头上去解读的……”

   “嗯哼?这流氓还有这多么名堂?”
   
   “朱所指的流氓是指,所有那些被迫丧失土地家园的人,再引申一下,是给那些将要成为灵魂家园的游戏者的一个新的称谓。”

   “好家伙,听起来怪深奥的。我没在这个角度考虑过这问题。在中国的传统律法中,‘流氓’是一种罪恶,平时呢基本上是用于对一个人品质的评判,关乎道德。咱们所说的所听到的,似乎大都牵扯到男女之间的什么事儿,嘿嘿。”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春节将至。。。。。。

    春节将至,官老爷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热烈慰问,搬着米搬着面扛着两罐油,到弱势群体家里,热情的握手乃至拥抱,地道的中国式“体贴民情”。我仔细计算了一下,按照我家乡村子里许多人家目前的收入,放在整个收入结构中,很多也算是寒碜的很了,不知道官老爷们知道了会不会敲锣打鼓的都给送点啥,会不会累坏我们的公仆和扛摄像机的记者同志。

    我是相当的不反对过年过节的政府部门对弱势群体进行慰问,不管东西多少,也算是慈善事业了。我喜欢人间多一点貌似温暖的气氛。但是,有几点却不爽的很。第一,政府部门的慰问花的是那里的钱?分明是纳税人的钱么,却要把这功劳统统记到官老爷身上。第二,我实在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慰问还是在羞辱。不就是给袋子面么,非要把镜头晃到脸上,非要让受助者满脸卑贱诚惶诚恐的笑容。一袋子面换一份做人的尊严!尤其是资助孩子上学百儿八十的RMB,放在酒桌上不够打发小姐开酒瓶盖的?偏偏非要整的孩子们鬼哭狼嚎的痛哭一场才算划算。第三,中国领导就这点逻辑,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慰问,只有出了乱子才会想到整顿。平时在干吗呢?大概在打蜘蛛纸牌吧!

     那些孤儿 ,也是些花儿。弱势群体也是人,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爱他们,为什么施舍一点恩惠便要剥夺他们的尊严。镜头定格在高高在上者宽厚仁慈的笑容与受助者诚惶诚恐感恩戴德的神情上,用物质简单的交换了爱心、平等、尊严和隐私。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性、纯洁与空气清新剂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对性方面有极多的禁忌。在当时的“体面阶层”,甚至连钢琴的腿也要用粗布遮盖起来,因为这能让人联想到女人的大腿;吃鸡时不能说“腿”或“胸”,只能说“黑肉”和“白肉”;“怀孕”要说是“处于一种有趣的状态”;女病人在医生的诊室里不能脱衣就诊,只能在医生准备好的一个人体模型上指出她们感到疼痛的部位......

    当真是“体面”,“文明”了么?
    只能说那些子人在这类问题上相当“变态”,也就是说没有平常心。

    有许多人是很“纯洁”的,是值得人家自豪的事情。
    有一位学者A,1974年在大学读历史系,有一次同宿舍的女同学聊起“宦官”。有一女生问A是否知道什么是宦官,A说知道。这位女同学立即自豪的说:“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宦官!”言下之意她比A纯洁了许多。

    这件事说明:如果有一个社会或时期,人们会以某种知识为耻(无论是关于什么事物的知识),那么对这个社会或者时期人们的理性就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

    前些年许多家庭喜欢用各种空气清新剂,后来慢慢的这种东西不流行了,用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想必许多人明白:用空气清新剂来净化空气,其实相当于二次污染。最好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是让空气流通,打开窗户``````

    这道理用在人身上也一样:自我更新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很重要,也是保持自我身心健康的必要。

    说到这里,可以切入正题了: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还要加上一句:淫者见淫!

    从一张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充满美感的人体艺术照,一般人看到的是美,心理阴暗或者不甚健康的人却看不到美,只看出了淫秽。他们因此而害羞,因此而暧昧,因此而愤怒。这不能说明作品本身不高雅,只能说明观者不高雅,甚至是心理阴暗粗俗扭曲变态。其视野很可能是狭隘的,无法包容多元的。

    [性事粗口考]固然不是那美女人体照片,却也是讨论人的性心理进而讨论到文明的禁忌与自然人性之冲突,还有训诂学意义上的与那几个词儿有关的考证罢了,内容没有下流没有攻击没有散播反动言论,为何就有人忙不迭的给删除了呢?无非是有人见不得那几个让之心跳的字眼吧,没有平常心吧。或者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纯洁”,“净化”版块的空气?我还想问一句某人:“依你的智商,看得懂吗?理解得了吗?”

  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关注点不同,看不懂或者不喜欢看这无可厚非。却为何连现代人最应该具备的“包容”心态都没有呢?狭隘,画地为牢,坐井观天,也就如此吧。起码的自我审视的能力都没有,可怜可鄙的心态,典型的驼鸟。删除其认为不甚“纯洁”的,就净化了这网络文学了么?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游戏与人生

    我记得小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沉湎于一个游戏:分出几个大王,大王们纷纷收自己的喽罗,成立自己的集团,然后集团之间相互攻击。若是哪个集团都不参加,便有可能会成为公共敌人被孤立。

    这个童年游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个游戏充溢着成人世界的权欲、恃强凌弱、狭隘与奴性。可是人们对这个游戏司空见惯,一般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妥,大概有两个原因:1、未成年人的身份掩饰了游戏本质的丑恶。实际上,未成年人的残忍更为赤裸直接没有节制。2、习惯替代了合理。这个游戏历史悠久,人们便习惯性的认可了它的存在,至于合理与否便不加考察了。

    其实,这个游戏在我们的世界上司空见惯。很多成人继续玩弄着这个游戏。比如,狭隘,与自己意见不和者既为不合理;比如,权欲,在社会上得不到满足就施予比自己弱小的家人身上,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就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自欺欺人;比如,奴性,不管是非对错,人云亦云,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力。从不敢说发展到不敢思考。既然如此,还要脑袋做什么,换个冬瓜好了,还省理发钱。

    孩子玩得游戏里有成人世界的丑恶,是一种悲哀,而成人的世界里继续玩着孩子的游戏,则是不折不扣的可笑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愤世嫉俗

    不是所有的愤世嫉俗都源自对权威的蔑视。有些人对当权者的过度反感只是源自妒嫉。

    这种妒嫉通常有两个因素:

    其一,现实没有允许它释放心中的官瘾。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看到别人拥有便不舒服。正如阿Q去摸小尼姑的脸蛋,心中想着:和尚摸得,我为何摸不得。若是摸到了便沾沾自喜,甚至还要狠狠地扭上一把。若是摸不到,便要愤愤不平,乃至于在背后丢石子,痛骂人家是奸夫淫妇。

    其二,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才是最伟大的,可以强加给别人,他是麦子苗,别人都是狗尾巴草。当然他自己并不认为是在强加给别人,他认为他是启明星,引领着大家向前去。这其实是和当权者一样的思想,这正与他反对当权者的权威专制形成了悖论。他的蔑视权威便成为了伪命题,而艳羡以至于妒嫉权威才是真正的实质。正如阿Q口口声声要革命,若真的革TMMD命了,他第一个要像赵太爷一样威风,还要搞一搞中青少三代女人。

    如此看来,这样的愤世嫉俗还不如顺从来的单纯,而顺从还不如献媚更加直率。甚至可以说,献媚要比这种愤世嫉俗纯粹。正如在夫妻关系中,一个妒嫉的爱人只爱自己,并且逼着所有的人爱自己,一个顺从的爱人往往寂寞神伤,他认为爱早已随风而逝,而一个献媚却并不顺从的爱人却高明得多.........


  (另:王朔是个典型,他似乎任何人都敢骂,但分析一下,当权者他是不骂的,对他真正有利害关系,可影响他命运和发展的他是绝对不骂的.只是另一种献媚罢了,当然,王朔高明的紧.现在更活跃的还有一个宋祖德)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幸福

    实际上,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是很幸福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同样的事情,可能有的人觉得无所谓,而有的人能在其中感觉到幸福。对于狗来说,吃骨头是一种幸福,但是你让兔子去啃骨头,啃坏了门牙还是小事,饿死了也有可能。所以,幸福的味道彼此相似,但是幸福的缘由各有不同。

    可惜,对很多默默无闻的人来说,要深刻理解这点太困难了,他们往往认为能在公众面前表演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于是乎,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花裤衩也暴露在公众面前,以为表演跳梁小丑是人生舞台上最幸福的角色。

    于是,有许多幸福不再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而是一种矫情地做秀了。人们在吃不饱的年代里,见面彼此打招呼爱说:吃了吗。在厕所里也不例外。现在大家都进入小康时代了,大家也与时俱进了,开始在厕所里彼此展览幸福的花裤衩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群众的眼睛

    有一种判定标准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似乎群体的认可的正确率要远远大于个体。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叛国, 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渔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

    群众雪亮的眼睛到哪里去了?只看见群众雪亮的牙齿。

    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目的是:

    钻在一大堆人里更容易浑水摸鱼,有了好处可以趁乱分一份。有了坏处,一滴水落入群众的海洋中,看谁能找得到。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随地大小便与自我管理

    在我看来,在中国男女不平等有一个重要表征就是:男人嘘嘘的时间是女人的1\2到1\3,绝大数的公厕从面积上要男大于女,从便器数量上也是如此。(据一社会学家的调查统计)!但是即使如此,在大街小巷的任何一个角落,还是可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宽衣解带嘘嘘的男人:这些同胞稍稍背转身去,便自欺欺人的认为无人看见他们正在进行的神圣使命。

    我们从幼年就被要求控制住自己的屎尿,不要弄脏了裤子,我们也大多确乎能够做到不让屎尿弄脏自己的裤子。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好自己的屎尿,把自己的屎尿放到该去的地方。但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却只能做到不弄脏自己的裤子,却全然不管弄脏没有弄脏别人的什么。一个人倘使连自己的屎尿都管理不好,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

    自我管理如此之差,自身还很不完善,甚至有很大的欠缺,当务之急似乎应该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但确乎有人有这种心理:找出他人的问题,进而去帮助比自己更差更弱的人,仿佛这样自身的问题就可以视而不见了,这在心理学上算得上是精神转移法的一种。或者干脆否认自身有问题----否认有问题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嘛!

    唐初有一打油诗蛮有趣: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中较些子(意思就是心中平衡些了)。这诗很可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人们寻找心理平衡的方法。但若是那个“我”,总是骑着驴子四处找骑瘸驴的人并去帮助,以此去升华自己完善自己,估计那骑大马的人会含笑俯视,骑瘸驴的人会一直仰视,可就没有平视呢!

    让我说,或许还是担柴汉心理状态比较好,两脚着地踏踏实实。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低头

     前几年,单位在通往大门的路上设了一个限高横杆。这样一来就只有小轿车或者微面类的可通过了。

     经常坐单位的车外出。有时小车有时是微面,早先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感觉很有趣:坐微面过这限高横杆时,所有的微面司机(四人)无一不是低一下头。偶尔看到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人经过,亦有不少人低一下头。而这横杆的高度,是根本无需如此的。若坐小轿车,情况有所不同,我几乎没有发现有司机在通过这限高横杆时低头。

    大凡走这路的,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这限高横杆是否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应该是再清楚不过了。那么,为何那么多人会下意识的低下头呢?

    福柯在《权力的眼睛》中提到边沁所设计的全景敝视主义的“圆形监狱”。大意是一个像圆环一样的建筑,中央有座塔楼,塔楼上有很大的窗子,面对圆环的内侧,外围的建筑划分成一间间的囚室,囚室有面对塔楼的窗户,塔楼通过窗户可以有效地监视囚室的各种活动,这是一种全景敝视的结构。在这种监狱体系中,权力技术被精致化了,通过注视性的权力机制保证权力功能的发挥,监控者通过注视使被监控者处于权力控制中。这种注视性控制,福柯称其为“权力的眼睛”。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事实上,即使塔楼中究竟有无监控者,囚室中的人是不太清楚的。每一个人在这种或有或没有的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已的监视者,最终实现自我监禁。

    在一个缺乏真正自我和自由的社会中,许多缺乏现代公民意识的民众在权力的重压之下,习惯了低头的姿态。久之,在心理上,面对泛化的权力,已不晓得抬头。

    正如通过这限高横杆----或许在潜意识中,那横杆便是权力的限制和监控---许多人,已不晓得也意识不到无须低头了。   
   
    至于小车司机为何极少有低头者,或许,是他们与权力比较接近有关,无形中,心态大概也不同。或许,这与头部与横杆的距离倒真无多少关系,更多的与人们面对权力时的心态有关。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有关动物

    近些年,回家乡的次数比前些年少了。
    家乡离这儿有三百里路,一年也难得回去一两次。小时候有许多有趣的记忆,都与家乡有关,与许多动物有关。

    我喜欢小猪,喜欢狗。小时候每次回到家乡,就会拿一根小棍儿轻戳猪的耳朵、屁股,听他哼哼的叫声,憨态可掬,可爱极了。我喜欢和小狗一起撒欢,在街上疯跑,小狗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跑它也跑,我加速他也加速,我突然急停``````有时能诓小狗一个趔趄。小狗儿时而冲人汪汪,时而摇着尾巴,现在我瞎琢磨,这汪汪、摇尾与狗的立场无关,它是没大有是非善恶的标准的。有人给它吃的或者抚摸一下它,他就会以面对主人的心态或者感觉如受到宠幸般的摇尾巴。小狗的快乐来得要比人简单的多吧,若是狗狗也会笑,定会时常哈哈哈哈个不停;如果有其他人对着喂它食儿的人吵吵几句,不管喂它的是不是本来的主人,这狗一般也会跳将出来大声汪汪的。大概,这狗会想:和别人吵吵也就罢了,连喂我的人你也敢对之吵吵?

    小狗的思维应该是很简单的,也很可爱很透明。人与狗之类的动物,大概才会产生“和谐”关系,这是因为狗不像人一样那么复杂,更不大会表演什么,不晓得表里不一,装模作样,相处起来更纯粹。牧歌式的情感,极难在人与人之间出现,有的话,可能只会产生于人与动物之间吧。
    我乐于和小狗、小猪或者兔子什么的亲近,童年的记忆中,它们带给了我许多快乐。

   但对牛这种大型家畜的态度,是有别于其它动物的。
   都说牛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牛之所以有如此的地位,是因为它在农耕文明中无可替代的作用。默默耕耘,任劳任怨等褒奖的词儿,人们毫不吝啬的赠予牛。可这些词儿,对儿童时代的我是没大有作用的。因为牛眼如巨,腹大如鼓,俨然是个庞然大物,有点吓人。

    慢慢的观察牛,接近牛,后来倒不觉得牛的可怕了。在大人的鼓励下,也偶尔敢伸手摸摸牛的肚子,顺一顺它的毛。再到后来,我竟然敢牵着它了。
    人类是够残忍的。牛这么老实的家畜,偏偏要在人家的鼻孔里穿上一个环,用绳牵着人家走。我有时就会想,要是在人的鼻子里塞上两颗黄豆或者弄根火柴棍捅捅,让其感受一下是什么滋味,大概人们就不会这样对待牛了。当然这是我后来想的,童年时我没这么爱琢磨,只觉得牛鼻子里穿上个环挺有趣。我往左一牵绳,牛鼻子大概不是痒就是痛,自然的就跟着头像左转,往右亦然。若是用力大了些,牛大概有些吃痛,偶尔还会哞哞的叫几声,以示抗议,或者打个大大的喷嚏。这牛鼻子大概也与人鼻子一样,是个娇弱的地方很怕刺激,也就极易让人牵着走了,让它向东它就向东,让它向西就向西。

    慢慢长大了,越发觉得大多数的动物比人要可爱,对动物我就更有了慈悲的心。回到家乡再见到牛时,我就再也不拽牛鼻子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的牛也越来越少了。或远或近的看着牛低头吃草、耕耘、用尾巴梢儿赶落在它身上的苍蝇、牛虻,更感觉牛的可爱。

    于是我就琢磨:这牛这么乖,这么温顺,或许,人们根本就不应该再用那牛鼻环来制约它命令它。跟着人久了,牛许多情况下也无须人去督促,或者去耕地,或者去吃草。这牛和那小狗差不多,大概是跟在主人后面习惯了,另外或者还有奴性的成分吧。

    近来,我常常这样想。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掘坑

   平时喜欢看些新闻,并很留意一些有争议或者敏感事件的后续追踪报道。近期有几则新闻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1、首都电视台报道有人把纸盒子搅碎了冒充猪肉馅包包子,隔两天电视台领导澄清此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一定巧合。

   2、惊现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打断孩子六块脊椎骨。后妈却大声喊冤,恨不得血溅三尺白练。最后调查的真相是此小孩所得乃是血友病。妖魔化后妈的帖子据说是亲妈亲友团为博取同情与捐款所为。

    3、又爆中国最美的山村女教师涉嫌私吞捐款,前台捐款单如雪片,后台女教师与背后的网络推手掐成了一团,彼此指责对方,类同于“分赃不均”。

    怪不得曹文学家要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怪不得那姐姐要唱:“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楚清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公众诚信的头巾改装成了一次性纸尿裤,民众善良被强暴,民间正义被玷污。在有限的善良资源利用完毕之后,还有什么可以再利用可以再践踏?

    大约只能自己掘个坑跳进去了。

    (或许上述三则新闻有些还不是最终真相!但在许多已知的真相和结局中,处处透出我们所处的社会正日益面临着信任危机与公信力的丧失!并且,似乎在不断加剧。。。)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摆POSE与自激


        胡不归极尊敬的作家王小波在《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中举过一个例子:“玩过无线电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正反馈讨厌得很,状似抽疯:假如话筒和喇叭串了,就会闹出这种毛病,喇叭里的声音又进了话筒,放大数倍出来再串回去,结果就是要吵死人-----行话叫做‘自激’。”
        估计去过歌厅K歌的人大都有过这种体验,话筒没调好时,发出极尖利的噪音,实在是“刺激”得很。
   
        这“自激”可延伸到心理学上来。自激,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机制,或者说是一种低级的心理活动。
   
        王小波在《极端体验》中曾举李赤的例子。不过胡不归和小波同志的理解不大一样,胡不归认为李赤第二次头朝下脚朝上的栽进粪桶里,必定是受到了第一次众人将之在粪桶里救出来后大笑的“鼓励”与“刺激”,进而自激,故意为之,而非小波所说的只是在体验极端。
   
        如李赤者自激到往粪桶里钻实在惊世骇俗,过于极端而丧失了大众化的普遍意义。寻常的例子更具备说服力:

        胡不归前一段时间报名练习跆拳道,没有专门成人班,三五个成年人和二十几个十来岁的孩子一起训练。   
        课间休息时,一个大约十四五岁名曰小李的半大孩子对几个小朋友说:你们看我的旋转360度踢腿……但见他腾空而起------而后,身体失去了平衡,“叭唧”摔倒在软垫子上,虽然没受伤,却博得了哄堂大笑。小李爬起来,有点儿脸红,悻悻说:“刚才我是故意逗你们笑的,看我正经的给你们踢一次。”然后又是一个跃起腾空------奇迹出现了------
        又是“叭唧”一声摔到在地!
        这次,在场的人笑的更是厉害,有一小朋友说:“呀呀呀,哥哥你真滑稽,老逗我们笑。”
        这小李也借此哈哈了几声。
   
        自此之后,每当课间休息,就经常有小朋友“鼓励”小李子来个踢腿。小李子也极配合,干脆就故意摔倒在地,夸张的摆个小狗吃粑粑的POSE,然后再夸张的哈哈哈哈几声,以博大家一乐。
        实际上,当初小李并不是想娱乐大伙儿,他原本想树立一个英勇威武的形象,摆个酷酷的POSE,可是上来就演砸了,小李好面子不能承认是自己演砸,于是乎干脆就将错就错,将娱乐进行到底了,算是比较从容的消除了尴尬。
   
        小李子很年少,如此心理转换尚有童趣。若成年人如此,嘿嘿,似乎就不是可爱而是可笑了。
   
        胡不归单位的某大胖子,饭量挺大,时有同事逗弄他:看人家***这身体,多结实,饭量大,你一顿怎么也得吃四个馒头吧?然后另有人在旁说不止四个要五个六个云云。这胖子就自激了起来,会说某天一顿饭吃了六个七个大馒头外加三五个粽子什么的,甚至要当众表演大吃一回方觉显现英雄本色。这胖子丝毫不觉别人是在逗弄他,且因此沾沾自喜。
   
        面对自激的人,胡不归比较厚道,极少如那些同事一样去逗弄一番。胡不归每遇到档次比较低的模特登台表演,一般既不鼓掌也不泼冷水,而是任由模特在台上大摆各种POSE———或大义凛然,或风情万种,或孤胆英雄,甚至将背后的补丁或者袜子上的破洞一并展示出来,而且摆的POSE越发僵硬------为何?底气不足,功力不够啊!若这表演者多少还有点自知之明,终于感觉到自己的僵硬后,却不好退场,也就只好用夸张的笑容和表情面对观众了。
        消遣的差不多了,胡不归会去退票而非轻易在台下叫好或喝倒彩。这就是胡不归含蓄的风格:听着看着已经很有趣了,本不必参与的。当然,偶尔为之还是有必要的,要不人家可能表演不下去了。搞得这劣质的模特在台上继续表演也不是退台也不是,众目睽睽之下晒鱼干一样干晾,毕竟是件比较尴尬和残忍的事,非胡不归这厚道之人所为。

        可是,那表演者却全然不体察胡不归的厚道,居然急眼道:你你你看了我演出了,为什么还还还退票?更有表演者追得紧来讨说法,胡不归只好一一指出他表演的漏洞:POSE不优美,衣裳不华丽,肢体语言不流畅不连贯,表现力不够,表演逻辑混乱前后不一,形象模糊不鲜明……还有,您讲话也不够从容有点结巴,您应该经常“品茗”提高一下档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口号与意义


    世上的事情往往在口号的嚣叫中泯灭原初意义,叫嚣的越厉害,离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越远,叫嚣的越多的,也恰恰是世人所缺乏的。

    比如男女平等。人们多在家务纠纷上你来我往的过招,却往往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观念的交流。人们似乎乐意看到男人在多次错误中进步,女人在一次错误中崩盘。不止男人这样看,女人也这样看,主人公本身也这样看。

    比如爱情。文学作品,流行歌曲,凡是文字的东西,多与卿卿我我相关。并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爱情公式爱情技巧。而这些繁多花样却偏偏抵不得一句话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比如做好事。人们习惯于引用红宝书语录: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反复论证做多少好事才算做好事,却忽视了不再有意刻意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正所谓意义缺乏,口号弥补,也算得平衡和谐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做好女人给谁看

    近来一些“可以让老公宠一辈子的二十条”“如何做一个好女人”等文章被很多女人追捧(当然其中也不乏嬉戏之作),几乎奉为闺中“葵花宝典”。铺天盖地的传媒文化,在努力树立所谓的女人标准形象,从外貌装扮到内在修养,从性情到品格,都为女人提出了详尽的标准,让女人们去尽情的模仿,修炼,直到把自己打造成文中所言的“完美女人”,博得万千宠爱。

    可是,是谁提出了这些标准?这些标准满足了谁的需要?

    上帝取出亚当的肋骨做出了夏娃,这个传说的源起在于为父系社会立足打造舆论基础。同样,时尚杂志的CEO们提出完美女人一百条,不过是继承了这个古老谎言,让女人们继续依附男人而生活,满足着男人的情色需要。无怪波伏娃说,女人是后天生成的。

    许多女人们居然也甘心情愿的去做,其狂热一如多年前缠裹三寸金莲,不管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蜂拥而上,丰胸抽脂隆鼻等等等等,以戕害身体,强行扭曲人的自然属性为美。很多女人,为了做一个所谓舆论传说中的好女人,而忘记做人的基本权利。有趣的是,旧时代的女人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只能带上黄金的枷锁,靠取悦男权社会获取生存的资本。而现在的很多女人,经济已然独立,却还主动去带上枷锁,且乐此不疲。倘使鲁迅老先生活过来,定然要再说一次:怒其不争!

    而且,这些女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种打造有类于冠生园做月饼,标准的模子出来一模一样的产品。倘使这个社会上彼此都是面目相似的克隆人,天仙也会在审美疲劳中成为狗尾巴草。女人们辛苦努力一番大概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独立,必须要从思想开始。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关于伟大的概率问题

    刚从网上看到有关秦陵的一些报道,说秦始皇老人家没准还栩栩如生的在地底下躺着。记者大人直慨叹我们老祖宗在防腐方面的伟大。

    很多人由衷慨叹老祖宗伟大。比如,凤凰古城新建的大桥塌了,赵州桥却还好好的矗在哪儿。比如,洋鬼子都治不好的怪毛病,一帖民间土方子花费不到2毛钱就OK了。

    不是说我们的祖宗们不够伟大,而是这种计算方式实在有问题。纵使秦始皇老人家面色如生,更多的人还不是早已枯骨一把化为尘泥,特殊个案不能说明普泛的问题。赵州桥是千千万座古人造的桥中没塌的少数几座,其余的千千万万,还不是全塌了。所以,赵州桥的例子也不能说明我们祖先的造桥工艺很高。某人吃了一帖土方子治疗好了怪毛病,可是也许就有N多人吃了这方子送了命。这方子到底是救命还是送命?中国人在统计方面实在是弱智,无怪黄仁宇先生说,中国人缺乏数目字管理。

    所以,很多问题,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我们都存在问题。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难得糊涂


    很多人喜欢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说做人不要太聪明,把世事看透会对人生失去兴趣。

    上述解释,分明是在给自己的愚笨无知寻找一个衣着光鲜的借口。正如不是所有的死亡都会打开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否则要地狱何用?),也不是所有的糊涂都会带来欢乐(医生们若糊涂了是不是大家的欢乐?)。

    且不谈论什么欢乐真谛,只问风雅的人,你知道“难得糊涂”的背景么?

    某年板桥同学专程去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老人请郑板桥同学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同学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较大应还有许多空白,板桥同学请老先生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一段文字,且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同学深受教育,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面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由此可见,“难得糊涂”的人也需要资格,即使不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也至少要洞察世事,看透得失。“难得糊涂”非真糊涂,更非糊涂有理。

    说穿了,很多人挂“难得糊涂”的条幅,不过是一种比嫖娼要省钱的“附庸风雅”。(记得前一段时间在这网络文学版块有一仁兄发文将嫖娼称为附庸风雅,按其新解借用之)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左右为难的良民

    外出旅行,总少不了去些寺庙道观。

    见得多了,琢磨出一个问题来:谁能在寺庙里做一个良民?

    寺庙里的虔诚往往以香火钱量化?倘使只烧香磕头投放功德钱也罢了,偏偏还有放生池啊什么的各种名堂的池,让人们往里面扔钞票。且有动听说法:浮起是福,沉底是寿。估计半浮半沉便是福寿双全了,反正佛不会说大家不着调。

    可是国家法规明确规定:严禁损坏人民币。上述行为则是不折不扣的典型的损坏人民币的行为。作为一个虔诚的人,应该往里面扔钞票,但作为一个守法的公民,不仅不该扔钞票还应该制止这种扔钞票的行为。

    佛祖通晓过去与未来,难道没有料到此日的左右为难么?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所谓信仰

   胡不归所在的社区,人口多多。有很多人,工作丢啦老婆跑啦孩子得绝症啦天上掉石头砸得毁容啦,反正是倒霉了,便幡然醒悟,信了主了。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有信仰的人。

    说实话,不知这幡然醒悟是幡然糊涂还是本来糊涂,因为很难理解有如果少许智慧, 怎能突然就横下一条心,相信他人说的一切全都是真理。

    或者,他们并不相信圣经,只是想和上帝做点生意。

    胡不归有一年龄相仿的朋友,信基督,极宽容。他说胡某这等不信教的人会下地狱,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会慈悲地替胡某祈祷。

    如果他们祈祷管用,胡某便可以更加不信了,何必费自己的事?可是,主又说如果自己不信,别人祈祷也是白搭。

    那么,他们既然明知结果,却还假装祈祷,如此说来他们是说谎了。说谎不怕下地狱么?

    唉,这世上,伪的东西太多太多,包括信仰。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4-12-25 12:49 , Processed in 0.06787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